繼允許上市房企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中票後,監管層正醞釀允許非上市房企在上交所發行公司債,房企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打開,這背後更宏大的意義還在於,一直高度分裂的中國債券市場統一互聯將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首批發債非上市公司名單中,將包括非上市房地産企業。報道引述房地産開發商人士稱,這是監管層基於近來房地産市場整體‘錢緊’再次發出‘救市’信號”。
週末公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房地産市場指標全線走低,伴隨房地産市場下行調整而來的,是固定資産投資全面放緩,它也在拖累工業生産增長速度明顯放慢。
此外,中國8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1%,增速創下5個月新低,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6%。財政部稱,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房地産相關稅收增幅明顯回落等因素的影響。
從上月開始,監管層就已經放鬆了房地産融資渠道。華爾街見聞曾介紹過,監管層已向部分債券承銷機構傳達了對房地産行業的最新政策,允許已上市房地産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中期票據。
而此前只有保障房項目才能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中期票據,範圍擴大到普通商品房後,上市地産商融資渠道繼續放鬆。
但真正缺錢的是中小房企。上市房企多數資金雄厚,而且不缺融資渠道,放開中票並不能給房企解渴。
這次公司債發行主體的擴圍影響範圍更大,中小房企不僅新增了融資渠道,且融資成本較信託低得多。政府“救市”的意圖相當明顯。
此外,該舉措背後還有一層更宏大的意義。報道稱,這可視作是中國債券市場尤其是發改委主管的企業債和證監會主管的公司債統一互聯的重大信號,這意味著,在多年毫無進展之後,中國高度分割的債券市場大一統終於有望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櫃檯債券市場三個子市場。長期以來,中國債券市場監管格局被戲稱為“五龍治水”。從債券發行和監管看,財政部負責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的監管;央行監管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以及央票;證監會負責上市公司債的發行監管;國家發改委則監管、審批非上市公司(企業)企業債券;保監會負責保險公司債權投資計劃。監管分割的弊病則一直為市場所詬病:監管套利、市場混亂等伴隨債市發展,近幾年出現加劇態勢。
上海一家券商的一位債券業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證監會此前一直有將企業債監管納入證監會,並統稱為“公司債”的想法,但發改委始終未曾鬆口,雙方在司局級層面的溝通也並不順利。不過,近期出現的契機有望打破這一局面。
“從職能分工來看,把具體的債券審批、監管從發改委劃分出來,歸口證監會監管是符合部委的改革方向的,畢竟發改委應當作為宏觀調控部門存在,而不應過度干預微觀經濟。”上述人士表示,從此前PE監管功能變動過程來看,發改委財金司原先主管企業債審批與監管的相關官員將調動至證監會相關部門。另據了解,目前《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正在修訂之中,不久即將出臺,上述文件出臺之後,公司債發行主體範圍的擴大也將獲得法律上的支撐。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