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數萬人排隊等候保障房分配,另一邊卻有上千套保障房空置,這種矛盾的現象近日就出現在深圳。
日前,深圳市審計局審計發現,截至2013年12月底,深圳市住宅租賃管理服務中心管轄的公租房空置1354套,22戶家庭購置了商品房後未按規定退出經濟適用房,25戶公租房家庭購置了自有房産後也未按規定退租。
“之所以出現空置,是保障房制度設計有問題。”深圳一位對保障房研究頗多的政府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為了完成任務,過去5年,深圳在偏遠的坪山、光明新區建了4萬多套保障房,但因距離市區太遠,很多上班族在申請之後又棄房。
業內人士認為,保障房建設應該根據市場需求來增加供應,且保障群體應該進一步放寬,保證資源不被浪費,政府管理效率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上千套房源空置
針對深圳審計局審計出的空置房數據,深圳市住房租賃中心負責租房的工作人員卻表示不清楚,“我們沒有統計過空置房的數據,也沒有接到通知。”
上述工作人員稱,深圳公租房只有龍悅居和深康村2批房源,共11000多套,目前已經全部申請完畢,必須是深圳戶籍居民才可以申請,此外,屬於廉租房的梅山苑,只能是在編的公務員才能申請。
“目前沒有公租房房源,若想申請需要排隊,等有房源再輪候,目前首次輪候的人數已有3萬多人,這還不包括我們沒有統計的日常輪候人數。”上述工作人員對記者説。
頗具諷刺的是,數萬人在排隊等候保障房分配的時候,審計局卻查出了上千套空置房,空置率超過10%。
“房源空置,可能是由於流轉中間需要時間導致。”南山區建設局住房保障科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保障房房源是通過對接給經濟促進局等相關部門,再由這些主管部門分配給企業,由企業自行分配給員工。
有著5000多套房源的梅山苑租賃管理處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通常租客退房後,不會馬上有人替代。“租給誰,都是由市裏統一分配,需要時間,租客拿著住房合同給管理處,我們才知道有新人搬進來。”
但實際上,作為深圳最大規模的公租房項目,龍悅居有9000多套公租房,儘管租金僅為市場價的60%,但在去年申請選房時,出現棄租,實際受理率只有55%。
對此,深圳市住宅租賃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黃仕棟表示,對於一部分申請人而言,公租房地點距其工作單位較遠,上下班不方便;公租房周邊配套還不夠完善,導致生活上存在一定的不便利。
深圳市住建局一位內部人士稱,由於保障房申請人群僅限于深圳戶籍人口,保障群體太窄,也導致了保障房分配出現問題。
截至2013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深圳常住人口達1062萬,其中戶籍人口不到350萬。然而,根據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王鋒透露的一組數據,深圳非戶籍的常住人口只有10%有住房。
深圳房地産專業人士宋丁呼籲,應該放開申請人的範圍,讓沒有房但納了稅的常住人口都能受益。政府的管理也需加強效率,一旦有人棄租棄房,要及時將後面排隊的人替補上,保證公共資源不浪費。
保障房問題層出不窮
最近3年來,深圳保障房建設規模大大提速,但保障房問題也層出不窮。
上述政府內部人士認為,保障房眾口難調,難以保障所有人的需求。如果選擇貨幣補貼,讓保障對象自己去市場租房會更有效。
“如果建在市區,交通方便,不可能會空置和棄房,但好地段土地貴,政府又不願意。”上述政府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政府也知道在遠郊建保障房不受歡迎,但建保障房不僅能完成中央下達的任務,也能體現地方政績,並能在招投標領域謀取利益。
此外,很多偏遠的保障性安居商品房也面臨著空置問題。
位於寶安觀瀾梅觀高速至東莞出口處東南側的茗語華苑,是2013年6月竣工分配的安居型商品房,總共1736戶,據小區物業管理處透露,目前入住僅有約300戶。
“交通、嗓音、灰塵是該小區的三大硬傷,距離高速公路太近,車來車往,吵得睡不著,很多業主交流時都説不想自己住。”茗語華苑一位業主向記者透露。
這類深圳獨創的安居型商品房,也屬於政府保障性住房的一種,比周圍普通商品房價格便宜30%,轉讓時有年代限制。根據規定,這類住房的申請,不考察申請者收入和名下房産等資産情況,只需要在深圳無房,滿足繳納社保等基本條件就可申請。
“據我所知,公司內部已有3人成功申請到安居型商品房。”深圳寶安區一家服裝製造工廠職工告訴記者,這些人在外地均有房産,經濟條件也不錯,卻可以享受到保障房的好處。
一位曾在深圳住建局任職的處級領導告訴記者,過去因為申請人的收入作假,很難辨明真實收入有多少,所以市裏決定乾脆捨棄收入考察,此外,因全國住房資訊未聯網,深圳也查不到申請人在外地是否有房,無從監管,才放開這兩個條件。
此外,審計還發現,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使用管理不嚴格。其中,中央補助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2562萬元尚未使用,市住宅租賃管理服務中心管理的保障性住房相關租金應收未收1483萬元。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