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快的、嘀嘀兩大打車軟體上週五雙雙宣佈停止對乘客的3元現金補貼之後,由於廣州連降暴雨,令市民對手機上的打車神器“敢怒而不敢卸”;不少使用打車軟體的的哥則“大倒苦水”:乘客在下訂單後的等待期間仍能揚手召停空的士而不再等待賺補貼,毀單率大大提高。
快的、嘀嘀這種通過近乎全民補貼的興起和收官是有市場考慮的,也是分階段戰略推進的結果。因為它是通過綁定消費者的銀行賬戶、消費軌跡乃至消費習慣,來達到精確鎖定消費者的目的。打車服務僅僅是一種實現客戶鎖定的通道,背後實質是兩大網際網路企業在較勁,而不是的士業務在比拼。無論這個通道是否真的如企業所願成型了,但這種快速消費、快速支付的習慣的確已經深入人心,且難以逆轉了。
下一步,快的就透露將“不定期推出各種形式的優惠活動”,嘀嘀也表示此次是“暫停”,未來會“以更多更豐富的非現金方式繼續獎勵乘客”。可以看到,正因為兩大企業還有第二波、第三波的戰略儲備,才能既強化消費者體驗習慣,也能繼續篩選和圈定市場。當市民獲得從的士到餐飲等方面的“著數”時,也在自動自覺彙報自己的消費能力和偏好,為消費大數據輸送真實可靠的資訊。當對消費群的數據發掘、數據提純進一步發揮作用時,就會産生數據之上的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
考慮到每個大城市幾乎都是計程車的賣方市場,因此對的士司機的抱怨大可以不必太在意。畢竟的士司機還是有補貼的,這邊被人飛單,那邊接了單獲得補貼,大體還是可以打平。更何況,即使被飛單,在前打車軟體的時代,也已經是常態。相比開車的司機,在大雨中等車的人們還是勢單力薄的,乘客失去補貼,卻是一種自我解套,不用再受遊戲規則限制。其實,只要的士在經濟刺激下主動去迎客,這還是在幫交委的大忙,兩大企業還是做了專家搞不清楚、財政也做不了的事情。
快的、嘀嘀這半年來演繹的不但是常規市場大戰,也是一種網際網路時代下對既有行政管理體制的挑戰。如何更靈活地迎合公眾需求,已經不是傳統計程車公司想得明白的事情。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這種多點對多點、實時定位的聯繫,極大地提升了社會效率,降低了週轉成本,對社會形態的催化能力影響極深。如果政府能從這些企業身上學到移動網際網路的哲學精髓,想必許多政策會更受歡迎,也更容易落地。(耀 琪)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