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福州一超市洋奶粉因“多美滋”事件後暫無人問津。2日,紐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公司發佈消息,稱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産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國家質檢總局公佈了4家進口了可能受肉毒桿菌污染的恒天然産品的企業名單,“多美滋”奶粉位列其中。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網8月7日電(財經頻道 曾會生) 日前,紐西蘭恒天然集團的38噸乳清蛋白粉查出肉毒桿菌,由於進口恒天然提供的原材料,數家中國企業的産品可能受到污染。當前,這些企業已經發表聲明召回相關産品。專家表示,産品受污染的中國乳企是受害者,可以根據中國的法律和買賣合同向恒天然索賠;不管對於中國消費者還是進口乳企,恒天然作為最終責任者必須承擔責任。
8月2日恒天然集團聲明,紐西蘭本地一家工廠去年5月生産的3批次、共38噸濃縮乳清蛋白中含有肉毒桿菌。當天對包括4家中國企業在內的8家客戶發出提醒。這4家企業是: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進出口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公司。5日,雅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也承認2個批次嬰幼兒奶粉可能受到污染。
8月5日,恒天然集團CEO西奧?史畢根斯(Theo Spierings)在京召開發佈會向中國消費者道歉,表示10%的産品已經召回,90%的産品已經找到去向。目前,所有涉事企業均已經對受污染産品進行召回,但除了産品召回外,還沒有中國企業向原料供應商恒天然索賠的消息。
“簽訂合同到時候要求産品是安全和合格的,現在出了問題,責任完全在恒天然。既然恒天然已經承認其産品有品質缺陷,中國進口乳企就有權利按照合同約定向恒天然主張權利和索賠。”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如果消費者向中國乳企要求賠償的,中國乳企可以向恒天然追償,因為它是始作俑者。他認為,對於沒有損害的消費者,適用《中國合同法》96條的“10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受到實際損害和潛在損害的消費者,必須按實際損失賠償。
“進口了受肉毒桿菌污染的乳清蛋白粉的中國乳企作為受害者,當然可以向恒天然提出索賠。這種糾紛解決的難度不大,屬於一般性的國際貿易糾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金柏松葉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一方面是,現在受污染的産品都下架了,企業現在不能再賣這些産品,要退回給恒天然;另外,如果消費者吃了這些奶製品有問題,向中國乳企索賠的話,這些企業也要向恒天然索賠;第三,這些公司本身受到的損失也要向恒天然索賠。
金柏松認為,這些企業可以在中國的法院起訴紐西蘭恒天然集團,因為這些受害者發生在中國境內。劉俊海分析,如果進行索賠或是訴訟,是在中國還是在紐西蘭,要看雙方買賣合同的約定,按照履行地原則,中國法院是有管轄權的。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恒天然集團在國際上是一個奶製品原料大供應商,其供應量、産品品質和銷售信用都比較好,下游企業可能會有“得罪不起”的心理。據了解,我國是紐西蘭乳製品最大的出口市場,我國80%的進口奶粉來自紐西蘭,其中一半來自於恒天然,基本上所有大的乳企都是它的客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多大、多了不起的公司都是一樣。”金柏松表示,國際貿易講究規則,企業承諾提供安全合格的産品,檢查結果是不合格不安全的,就應該按契約和規則承擔責任或接受法律的懲罰。劉俊海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中國乳企的索賠要求沒有數額限制,按照違約責任和合同約定,損失多少,恒天然就要賠償多少。(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