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內兩陷“汞超標”,同仁堂終於按捺不住,昨日(22日)就“品質門”發表聲明,承認其中成藥中確實含硃砂。聲明解釋,硃砂為常用傳統中藥材,有清心鎮驚、安神、明目、解毒的功效,並稱患者遵醫囑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實際上,中藥配方神秘,有效成分檢測缺位,導致不少百年老字號中藥店也爆出品質危機。專家表示,國家仍需對中藥市場進行監管,對藥物研發、藥物有效性成分進行檢測,並加強過程式控制制。有消息透露,第一批中藥ISO標準有望在2013年公佈。
同仁堂承認中成藥含硃砂
此前,媒體報道稱,同仁堂旗下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被曝硃砂成分含量分別是17.3%及0.72%,前者超國內標準,後者則遠超香港標準。而硃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經被證明含有劇毒,在美國、日本等國家被禁止入藥。此外,同仁堂集團現有的定心安神、清熱解毒等常用藥品中,接近40種藥品含有一種叫硃砂的成分。在兒童可用藥中,也有3成左右含有這種成分。
同仁堂在昨日的聲明中承認其中成藥含有硃砂。不過,聲明解釋,硃砂為常用傳統中藥材,始載于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在現行的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硃砂具有清心鎮驚、安神、明目、解毒的功效。聲明稱,同仁堂中成藥中使用硃砂“與其他重要配伍治療疾病,符合中醫配伍理論。”而針對硃砂含汞,聲明堅稱,含硃砂中成藥均符合藥典處方等國家藥品標準,“嚴格按照國家藥品標準加工、生産和銷售”,並稱“患者遵醫囑按照藥品使用説明書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不過,聲明對於含硃砂中成藥符合何種藥品標準、産品生産過程遵守何種規範並未透露。
實際上,早在5月7日,香港衛生署指令其子公司北京同仁堂香港藥業管理有限公司回收一批同仁堂健體五補丸,該批次的水銀含量被發現超出上限標準約5倍。
此外,今年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生産的地黃在天津市食藥監局抽檢中被檢出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項目不合格。今年1月,北京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曝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甘露醇,以使食品達到藥品的功效,但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中藥市場品質危機頻發
實際上,在國內,中藥成分超標、含有毒成分等不斷被披露,不少百年老字號中藥店也爆出品質危機。去年關於傳統中藥“六味地黃丸”重金屬超標的資訊言猶在耳,今年來自中藥方面的負面資訊接踵而來。
據媒體7日報道,消費者從美國買回的雲南白藥説明書上則註明成分為散瘀草、苦良姜、老鶴草等。廣東醫學會出具的相關材料指出:雲南白藥含有草烏等成分。而草烏是一味有劇毒的中藥材。而此前,雲南白藥的配方從未公開。
另外,4月份,漢森制藥旗下四磨湯被曝含致癌物檳榔,且公司此前未對外明確披露過風險。
根據統計,近三年來,僅香港就發生15宗中成藥重金屬超標事件。2011年3月和10月,香港衛生署就曾兩次查出內地中成藥重金屬含量超標,分別進行了召回。
有專家指出,與西藥將可能的毒副作用印在藥瓶上不同,中藥極少這樣做,尤其是那些蟲草之類的,配方裏可能連它們的成分都沒有註明,有些中藥的毒副作用只寫在《中藥辭海》或《藥品管理法》上,患者更難看到。
對此,上海理工大學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教授董慶利表示,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國人在食用中藥時,多作為替代藥物或心理安慰劑,而非主治藥物來使用。
“一般而言,傳統中藥從食療的角度治療,類似一日三餐攝入各種營養成分,其中中藥使用的某種藥草恰好含有某種影響成分,能夠補給人體,但真正對急性病作用仍需繼續探索。”醫藥産業投資專家劉彥明也告訴記者。
監管模式有待完善
受汞超標事件影響,同仁堂A股低開23.01元,隨後一波下挫至22.5元。聲明發佈後,同仁堂行情緩慢反彈,截至收盤,報23.36元跌0.6%。
業內人士表示,老字號中藥品牌頻頻發生品質危機,為中藥生産安全性敲響了警鐘。中藥市場負面資訊頻發,是否會對中藥板塊産生較大衝擊?
“個別企業發生信任問題對中藥板塊的影響並不大。”長期觀察醫藥市場的劉彥明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市場人士對中藥的療效、成分等資訊有一定預期,這個資訊對市場衝擊並不大。同仁堂“品質門”引發較大關注,主要是因為同仁堂品牌較大,普通市民對此反應更為強烈。
他同時補充,中藥市場負面資訊頻出,可能引發國家層面在半年內出臺針對中藥市場的治理與規範,“這種政策層面的資訊對醫藥板塊的影響更大。”早在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建議,加強中藥行業監管,規避“黑天鵝”事件影響中藥在國際上的形象。
“在我國的醫療體系中,政策層面也應與時俱進,既要保護傳統中藥,又要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符合國際規範化的要求。”董慶利表示,目前我國對中藥成分檢測並不完善,傳統中藥的藥理、副作用、配料成分等方面的管理控制並不充分和全面,這是造成中藥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國對中藥的監管模式也仍是中藥産品抽檢的方式,在生産過程並無進行控制,不符合國際GMP標準。”董慶利説,在我國的醫療體系中,迫切需要對藥物研發、藥物有效性成分的檢測,並加強過程式控制制。
實際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王笑頻此前透露,第一批中藥ISO標準有望在2013年公佈,有助於克服國際技術壁壘、提升中藥産品國際競爭力。(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娜 實習生 侯潤芳)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