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新國五條逃稅暗道:三種方式通常省掉40%應繳稅額

2013-05-13 13:4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近,深圳市房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假稅單”幫購房者逃稅事件經媒體引爆後持續發酵。

  《財經國家週刊》記者經過長期調查發現,實際上在北京市二手房市場也有類似黑市交易。只要政策“風平浪靜”,這種逃稅生意就會滿街兜售,成為某些房産仲介公司為購房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

  通常購房者需要支付應稅總額的60%作為酬勞,由那些有門路的房産經紀人牽線,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實現逃稅:

  一是找地稅或房管系統內部的“熟人”,修改契稅票或房産證的填發日期,使交易記錄不滿5年的待售房産變成滿5年的,從而規避營業稅(按照北京市目前的徵稅規則,營業稅按房屋成交價的5%計徵)。

  二是連偽造證件環節都省略,直接通過中間人與地稅部門“內勾外聯”,在交稅窗口臨時“劃幾個勾”,將一些本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的二手房,臨時勾選成“免稅房源”,矇混過關。

  此外還有一種“路子更野”的逃稅方式,就是通過某些自稱與地稅系統“有關係”的假發票公司,開具偽造的二手房完稅憑證,通過房産過戶人員的“檢查”,逃避高額的應繳稅金。

  通過以上三種黑市操作,如果萬事大吉的話,購房者通常能省掉40%的應繳稅額。

  今年2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房産調控“新國五條”,其中一記重拳是做實二手房交易按售房差價的20%計徵個人所得稅。此前的政策大都是按房價總額的1%計徵。3月底,北京等地的新國五條細則集中出臺,“20%個稅”成為剛性原則。

  這給承攬逃稅業務的仲介機構帶來了機會。但此刻的他們,面對剛出臺不久的調控新政,普遍擔心“政策緊,查得嚴”,多數選擇偃旗息鼓,靜待時機。

  逃稅新招

  4月中旬的一天,在北京市東三環國貿附近一寫字樓,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接觸了一位在二手房仲介行業從業8年的資深人士。

  本刊記者表明諮詢買房避稅的意向後,他介紹了一種北京二手房交易的逃稅手法。

  “房子界定滿不滿5年有兩種方式,你知道吧?第一看房本,第二看契稅票,哪個日期在前,就按哪個日期去算房屋的購買年限。比如契稅票是2010年的,系統內部的人會把契稅做成2008年,到現在(2013年)就滿5年了。”

  “説白了,就是改成先交的契稅,後辦的房本。比方説你買套一手房,在2005年就交了契稅了,但是一直不去辦房本,國家是允許的。”他進一步解釋説。

  為了增強記者的信任,他繼續表示:“政府不能每天都查吧,他只要不查,那邊(稅務系統熟人)就能做,原則上我三五天就能幫你做完。”

  對於這一逃稅手法,記者向比較熟識的一位京城知名地産仲介分店店長求證,他表示,這種聯合地稅系統“熟人”的逃稅手法確實存在,“有很多地産仲介機構都做過類似業務”。

  比起修改原房主契稅票,還有更簡單的辦法,即仲介人士直接和辦稅人員聯合,在系統的納稅表格上“是否為家庭唯一生活用房”一欄直接勾選“是”,並在“住房使用時間”一欄直接勾選“5年(含)以上”。這樣一來,不需交納營業稅和個稅,買方交納契稅後直接打出契稅票,就可拿著去房産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

  “一般買賣雙方交稅時,首先要到拿號窗口進行初審拿號,然後再去交稅窗口審核交稅。他們不去拿號窗口,不去初審,直接到納稅窗口,裏邊的熟人一看他來了,就直接這樣操作了。”這位店長介紹。

  是什麼樣的“內部人”在配合逃稅?上述店長解釋,所謂的“熟人”就是指那些沒有編制的在納稅窗口的辦事人員。“地稅系統裏邊在編的就十幾個人,但實際工作的有二十多個人,這七八個沒有編制的人,可能跟所長或者其他部門的人有關係,他們是敢操作的。”店長表示:“像我們這種做時間長了,路子比較廣了,慢慢地就滲透進去了。”

  位於東二環附近的一家中原地産的門店經理,還向記者介紹了另一種逃稅手法:直接聯繫假發票公司,開具偽造的二手房買賣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完稅證,繞過地稅局,直接到建委過戶。

  “地稅局根本就不知道,因為做假發票的直接把稅票給你弄好,直接就拿去過戶了。在新政策出來之前,好多人在這樣做避稅。”這位門店經理表示。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