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檔票房5年來首次負增長背後:電影市場逐漸“歸真”
還有兩周就要開學了,你們的暑假作業寫完了嗎?
一向被看作全年內地票房“扛把子”的暑期檔,完成情況可能不太好。
剛剛過去的7月,全國電影總票房共計45.1億,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8.2%,這是近五年來中國電影暑期檔首次出現負增長。8月的成績也並無亮眼之處,截止8月15日,全國票房僅為20.1億元。
回看2015年暑期檔票房,124.27億元的成績佔據了全年總票房的28%,幾乎相當於2011全年票房。整個 2015 年暑期檔共有 19 部電影票房過億,多部影片不斷刷新紀錄,《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等國産影片在票房上表現著實強勢,其中《捉妖記》直到現在還穩坐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亞軍之位。
反觀今年,2016年暑期檔已步入尾期,內地電影市場依然沒能迎來井噴。衝過10億元大關的國産電影少之又少:《絕地逃亡》累計票房 8.83 億,已是目前暑期檔票房最高的影片;《盜墓筆記》上映10天 ,累計票房8.45億,估計也很難衝破10億大關。
而8月最後剩下兩周時間裏,除了《冰川世紀5》與《諜影重重5》,也難看到太亮眼、足以勝任“票房臺柱”的作品,能否追回7月落後的近10億票房,真的要打個問號。
夏日炎炎,在電影院裏看電影吹空調吃爆米花喝可樂是一種享受,而且暑假正是小朋友、大朋友、男朋友、女朋友一起去看電影的好時候,為什麼本該火得一塌糊塗的暑期檔會如此疲軟?
老實説,真的是這屆暑期檔不行。
爛片真是爛得人神共憤。在七月的最後一週上映的《封神傳奇》噱頭滿滿,大投資、大明星,通通朝大片看齊。然而豆瓣3.1的評分很快就要跌破《天機·富春山居圖》的2.9分勇奪“爛片之冠”。雖然還是有不少人抱著獵奇心態去看爛片,但大部分理智的人還是避之不及,所以這次爛片行銷並未發揮作用,上映18天票房停留在2.83億元。
爆款缺失。暑期檔有幾部本來以為會變成大爆款的電影卻都只是小火一陣陣。《大魚海棠》打著“嘔心瀝血12年打造而成的國産動畫片”旗號,本來以為能夠複製《大聖歸來》的奇跡,但由於劇情硬傷等種種原因最終也未能爆發,票房定格在5.62億元。《寒戰2》票房6.74億,但一般來説帶有港片基因的電影都只是停留在“口碑好”,題材相對小眾最後無法在票房上拔得頭籌。
小鮮肉霸屏,類型單一。隨便數一數,小妞電影或“小鮮肉電影”在暑期檔仍然氾濫,這一眾電影雖然有粉絲基礎,但往往因為題材內容過於單一,難以在口碑和票房上獲得“迷妹”“迷弟”以外市場受眾的支援。
其實,今年暑期檔表現疲軟只是中國電影市場經歷爆發期後的一次“歸真”。
一是票房數據的“歸真”。“九塊九”的電影票如今已經不常見了,各大票務平臺悄然減少了補貼。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票務平臺整合的聲音不絕於耳,資本已經意識到票補的局限性。此外,今年3月,《葉問3》票房造假行為被廣電總局處理後,“票房注水”現象同樣有所改善。至此,沒有“補貼”和“注水”的電影票房逐漸顯露“真容”,數字展現了中國電影市場更加真實的消費需求。
二是被過度消費的電影行業的“歸真”。在中國電影市場開始蓬勃發展的初期,電影數量遠不足以滿足觀眾需求,導致凡是一部稍帶話題的電影都能引發熱捧。不少資本也正是相中了觀眾對於電影消費的渴望,頻頻推出“短平快”的劣質作品來搪塞觀眾。然而,觀眾在被“喂飽”之後嘴也逐漸變“刁”,在電影供給量上來以後,觀眾的需求也同步升級,開始有審視地消費。這也是某些粗製濫造電影不再“吃香”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而,與其擔憂“這屆暑期檔不行”是否影響衝擊600億票房大局,不如樂看當影迷們更趨理性,以及用腳進行投票發出警告,其實這對中國電影行業來説是一大幸事。粉絲電影、真人秀電影、跟風拍片、行銷炒作、資本運作等等不過都是套路,對於中國電影業而言,好的故事、好的電影才是王道。所以,這樣一個“歸真”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擠出”泡沫的過程,雖然有陣痛,但來得很及時,警醒中國電影人,哪才是良性發展的道路。(文/陳凱茵)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