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多家傳統中介轉做房產O2O

2015-12-15 09:24 來源:山東商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商報消息 今年頻頻曝出的O2O倒閉潮,並沒有減緩資本進軍房產中介的腳步,不管創業者還是傳統房產中介,甚至是互聯網巨頭,都加速了在這個領域布局的速度。

  今年3月初,一家知名的分類信息服務網站宣布收購另一家二手房電商平臺,雙方在新房、二手房、租房領域進行了業務整合,並借此進入房產O2O市場。

  僅幾天後,一家全新的房產O2O 平臺在上海上線,並迅速布局包括杭州在內的10個城市。兩個月的融資後該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彼時距離這家公司成立還不到1年。

  今年9、10月份,在很多賣場和寫字樓內,到處可見身著橙色T恤的人員進行線下推廣和“吸粉”,這個打著“國內首家移動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的房產APP,宣布已在9月完成C輪2.23億美元融資。

  事實上,互聯網巨頭們早已注意到了房產中介市場發生的變化,紛紛將觸角伸向該領域,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平臺今年與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達成戰略合作,發布了“房產平臺”,放出全面進軍房產O2O的信號。

  “在互聯網+的大形勢下,各種房產O2O的新型交易模式開始興起,憑借少門店、低傭金、高補貼、快速壯大經紀人隊伍的優勢迅速搶佔市場。”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房產O2O的大舉“燒錢”擴張,APP迅速佔領了各種移動端,但也引發了一係列的問題。今年10月,上海、北京等地出現多起糾紛,被一家房產電商平臺辭退的多位員工頻頻現身討要說法。

  而另一家O2O平臺則被多家媒體曝出拖欠員工薪水。近日,這家平臺又被曝出變相增加交易傭金,該公司從12月開始,收取交易保障費,標準是房產交易總額的0.5%。如此一來,用戶需要交給平臺的費用也從原來的1%增加到了1.5%。

  一位互聯網觀察人士告訴記者,最近一年來,房產O2O平臺以低傭金、高提成來吸引用戶和經紀人得以迅速擴張,但長此以往,需要資金支撐的這種“燒錢”的運作模式很難維持。

  房產O2O平臺傭金固然低于傳統中介門店,不過其“靠譜”程度卻依然難以讓人放心,記者嘗試幾個平臺的移動應用後發現,很多挂出的二手房源並不真實存在,經紀人轉而推薦起了另外一些房源。而一些代理新房的價格實際也並非那麼誘人。

  一位房產代理商繆先生告訴記者,房產是大件商品,其屬性決定了客戶進行線上房源信息篩選後,仍會要求到線下看房。“房源的真實性和篩選的有效性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對于買房者來說,關注的不僅是房源面積、戶型、地理位置等基本情況,還有房源有無質量問題,小區的環境如何,物業服務怎麼樣,鄰居都是些什麼人,這些不通過實地查看,只憑網上的幾張照片是很難了解的。”(汪琦)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