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預虧20.6億暫成三季度預虧王 石化油服連續巨虧

2015-10-13 10: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漸入高潮。觀察三季報,業績增長是一個角度,業績大幅下滑也是特別值得關注的焦點,今日本報選取了兩家業績走向截然不同的公司,希望給投資者帶來對三季報更深入的理解。

  在迎來國慶節的開門紅後,A股市場繼續反彈,昨日,股指盤中突破3300點,成交額也出現明顯放大,顯示市場情緒出現好轉。有分析人士預測,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逐漸披露,市場行情會繼續有所好轉。

  截至10月12日,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已經有89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三季報預告,其中預計實現盈利的有超760家,剩下逾100家所有均預計虧損,其中石化油服預計虧損金額最高,為20.6億元。

  三季度凈利潤虧損20.6億元

  10月9日,石化油服發佈了2015年1月份至9月份業績預虧公告,據公告顯示,經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今年1月份至9月份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

  對於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2015年第三季度,受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保持低位震蕩影響,國內外油公司普遍削減上游勘探開發資本支出,全球油田服務行業持續低迷,油服市場量價齊跌局面未有實質性改變,因此,公司預計三季度凈利潤出現20.6億元的虧損。

  不過,公司還表示,以上預告數據僅為初步核算數據,具體準確的財務數據以本公司正式披露的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為準。

  據石化油服中報顯示,中報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21億元,同比去年下滑45.1%,實現凈利潤-13.8億元。

  對於中報期虧損的原因,公司在中報中表示,2015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總體低位運作,國際國內油公司普遍大幅削減上游勘探開發資本支出。受此影響,全球油田服務行業持續低迷,油田服務市場面臨量價齊跌的不利局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油田服務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

  從目前發佈三季報預告的公司業績來看,僅次於石化油服之後的,是韶鋼松山,目前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將虧損16億元。之後分別是大連國際、嘉凱城,公司分別預計凈利潤將至少虧損8.1億元、6億元。

  目前A股前三季度虧損幅度最大的前十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採掘、鋼鐵、化工這些強週期性行業。而多數公司凈利潤虧損幅度較中報也沒有獲得改善,這也從側面顯現這些週期行業尚不容樂觀。

  油田服務行業低迷

  今年7月份以來,原油價格一直呈現下跌走勢。隨後,石油輸出國組織更是明確表態不會減産,令供應過剩的局面更加難以改善,同時上周美國鑽井平臺數量增加進一步打壓了國際油價,布倫特以及WTI期貨價格繼續下探。

  8月3日,美原油期貨下跌逾1%,刷新46.35美元/桶的4個月低位;布倫特原油亦下跌超過1%,刷新51.50美元/桶的6個月低位。原油價格不斷下跌,油企以及油服企業的日子都愈發艱難。

  一季度,由於原油、成品油價格大幅下降影響收入同比降幅較大,中石油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49億元,同比下降82.0%。這是中石油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最差成績。

  需要一提的是,從2014年油價開始下跌,各大油氣公司為了應對油價持續下跌的局面,就相繼削減了10%到15%不等的資本支出,主要是擱置各個新開採項目。

  其中,中海油2015年資本支出計劃為700億元-800億元,比2014年預計實現的資本支出降低26%-35%;中石化資本支出下降12%;中石油資本支出也下降10%。

  同時,包括殼牌在內的國際大型油企也削減了資本支出,這導致油服企業出現虧損。

  除石化油服外,仁智油服近日發佈半年報業績修正公告,預計2015年半年度公司虧損4100萬元至4400萬元,此前一次預告為虧損3200萬元至3700萬元。

  同時,中海油服也發佈業績預警稱,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油田服務行業持續低迷,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公司大型裝備使用率和服務價格進一步下降,相關資産出現減值跡象。受服務價格下降和工作量下降以及資産減值的影響,預計公司2015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4年同期下降80%左右。

  對此,有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中長期看,原油供過於求的格局無法改變,原油價格仍將在低位震蕩,上游油企的開發積極性不高,下游油服公司或將出現普遍性虧損。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