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當淘寶、京東等國內電商平臺紛紛進入“假日模式”的時候,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卻迎來了“黃金周”。各種商流、資訊流、資金流、貿易流通過跨越國界的網際網路在江蘇和世界之間暢快流動。
買全球,車如流水馬如龍
長假裏,位於無錫的優傳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裏每天都是門庭若市。貨架前擠滿了前來挑選進口食品的本地消費者,許多人紅酒一買就是幾箱,選購的進口食品堆滿了汽車後備箱。
南京、蘇州等地情況也一樣,像無錫優傳這樣的跨境進口平臺大都迎來了一波洶湧的海淘浪潮。記者從設在昆山的唯品會華東區總部了解到,連日來出單量持續高位運作,最高峰時日出單接近50萬單。
一大批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涌現,讓江蘇消費者在家門口過了一把“海淘”的癮。“不出國門就能買到與國際價格相近的洋貨,而且更快更有保障,這就是跨境電商與一般電商以及海外代購的差別。”在無錫優傳,中心負責人田海龍隨手拿起一瓶紅酒向記者介紹,這瓶酒放在普通超市至少要賣300元,而在這裡,價格要便宜一半以上。此外,由於擁有海關和國檢雙重監督,交易中心的進口商品確保是正品。
價格之外,速度是跨境進口另一個核心競爭力。業內人士介紹,以往無論是海外代購還是直郵,都是通過包裹快遞模式進入國內,再分發給客戶。一般從客戶下單到收貨,整個過程需要15-30天,如果遇到海關查驗,就要無限延長。而在跨境電商模式下,有實力的商家會把貨物直接從國外發到國內最近的保稅區倉庫,把貨囤到倉庫裏,客戶在平臺下單,貨物就直接從保稅區發貨,通過報關、檢驗檢疫等程式後迅速派送,客戶收貨的週期從一個月縮短至三天以內。
賣全球,勢單力薄難出海
與消費者熱火朝天的“買全球”比起來,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商“賣全球”的步伐則顯得底氣不足。
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蘭亭集勢”是國內最大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企業。2013年底,它曾成功將江蘇省第一單跨境電商産品——蘇州特色婚紗出口運往美國、巴西等多個國家。然而,時至今日,平臺“走單量”並不是很大,“蘇州製造”賣全球的戰略進行得不溫不火。
同樣感到著急的還有無錫2000家正在從事跨境貿易的中小企業。長假裏,無錫跨境電商中小企業商會會長宋花江忙著在各種跨境電商平臺為“無錫製造”吆喝,做推廣、搶訂單、議價格,每一筆生意都拼盡了全力。看著身邊親友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在全球瘋狂買買買,宋花江很是羨慕:“國外商品借助跨境電商大舉進入國內,反過來,我們自己的東西要走出國門卻非常困難,這是為什麼?”
“跨境電商就像是給中國外貿業打開了一片藍海。可真正下了海才發現,海裏波濤洶湧,小微企業在裏面,勢單力薄的感覺特別強烈。”無錫東暉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棟做了近10年的紡織,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國內市場,他和眾多同行都把希望寄託在拓展線上銷售與海外市場上。然而,在環球資源、敦煌網等跨境電商平臺上轉了一圈,錢沒少花,有效的訂單卻沒有幾個。
全球規則考驗“江蘇製造”
“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調查跨境電商發展,記者發現,比爾·蓋茨的這句話被很多從業者奉為經典。方向是明確的,然而怎麼做,業內卻有著諸多的困惑。
“跨境電商到底要用什麼樣的商品和模式來運營,又有哪些新的市場規則,許多中國企業並不了解。”亞馬遜中國區運營高級總監孫昱晴告訴記者,根據大數據採集,80%的跨境網購要麼是為了省錢,要麼是找到本地沒有的商品。對於習慣了低價走量模式的“中國製造”來説,能否提供更加個性化、獨特的産品和服務,決定著其産品能否順利賣全球。
定制化、小批量、加速度,網際網路時代的全球貿易規則考驗著企業的適應性,也考驗著政府的服務監管能力。上個月,南京跨境電商出口首票退稅申請成功,344份報關單總計19萬元的退稅陸續打進南京快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賬戶。企業負責人朱開疆介紹,依託南京龍潭跨境電子商務産業園的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快悅的網站可以直接和海關係統對接,當天上午把貨拖到龍潭,下午就能通關出境;再零散的出貨和訂單,系統都會自動統計,企業可以和傳統外貿企業一樣及時享受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
記者從省商務部門了解到,目前,我省在南京、蘇州、無錫等3個市開展跨境試點已取得實質性進展。蘇州繼率先啟動全省跨境電商出口首單後,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於今年7月全面展開,蘇寧雲商、聚美優品等知名電商入駐。龍潭跨境電子商務産業園的跨境業務已于2014年10月投入運作,南京也因此成為繼東莞之後,全國第二家使用海關總署統一版通關服務平臺的城市。無錫正在建設全省唯一的快件監管中心,一批優質跨境電商企業紛紛落戶。目前,江蘇跨境物流實現了空運、海運、郵件、快件渠道“四通”,“江蘇製造”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能夠通達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記者 馬 薇 潘朝暉)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