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電子商務一路走來,快遞行業提供的是“門到門”服務,“最後一公里”環節的配送、收貨是影響用戶購物體驗的重要因素。如今,電商平臺、創業公司和快遞企業,都開始從中尋覓商機,“最後一公里”市場的創新和裂變正在孕育之中。
創新“最後一公里”服務
目前,不少城市的寫字樓、校園門口擺攤派送快件現象普遍。
在這種形勢下,智慧快件箱應運而生、日益普及。智慧快件箱主要投放在人員集中的寫字樓、政府機關、居民區、大中院校等區域。消費者憑短信密碼取包裹,避免快遞送達時間不確定等情況,也能保護用戶的隱私。
據業內測試,按照目前傳統的配送模式,每個快遞員每天平均配送快遞80-120件,使用智慧快件箱後,能達到160-240件,效率能提升一倍。
相比傳統配送模式,由於缺少消費者簽收環節,出現問題容易引發糾紛。有的快遞員為省事,不經用戶同意便將包裹投入智慧快件箱中。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水準,今年4月1日,江蘇正式出臺智慧快件箱運營管理辦法,將運營人納入監管範圍,確保包裹安全和資訊安全。
衍生更多新業態
國內快遞巨頭順豐去年高調推出“順豐嘿客”店。和傳統快遞實體店不同,嘿客店提供平板電腦可供消費者現場下單,可以提供網上購物、代為支付以及店內自提服務。按照順豐的計劃,未來將在全國佈局3萬家嘿客店。無獨有偶,圓通快遞也推出“媽媽店”,計劃未來將在全國每個小區和街道佈局,著力於母嬰用品細分市場。類似這種線下平臺的創新,都將功能定位於服務社區,彌補末端配送短板,改善自提服務的消費者體驗。
眾多企業紛紛抓住末端配送商機,在快遞“最後一公里”服務上尋求創新。近日,中國郵政宣佈向社會開放5000個電商包裹自提點。郵政國企和快遞民企在“最後一公里”配送環節展開闔作,共用網路資源、創新盈利新模式。
突破農村物流市場
不僅是城市,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也迎來盈利模式、産品服務的創新。通過郵政、快遞企業的相互融合,向民營快遞開放補建網點,緩解農村郵政成本支出巨大、網路使用率不高等問題,達到雙方的共贏。
在福建泉州,惠安縣紫山鎮的空白鄉鎮郵政補建網點與中通快遞達成協定,負責全鎮中通快件的投遞服務。目前,該網點正與其他品牌快遞企業對接,為更多品牌的快遞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實現綜合配送。
中央提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如今,我國快遞量突破140億件,問鼎世界第一。小快遞服務大民生,小行業融合大産業。快遞業與其他産業的融合發展,蘊含並將持續釋放巨大的潛能。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