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僅僅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使年度電影票房站上了百億大關。”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4月19日在2015北京國際電影節“産業圓桌高峰論壇暨《2015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發佈會”上表示。業內人士稱,這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産值已經達到一天一億。
截至4月18日,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已經達到118億,熒幕數量達到2700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擴容,既在意料之中,也更加充滿了想像的空間。
中國電影觀眾的消費能力得到如此大的提升,除了産業政策的大力支援和影院建設的急遽增長之外,在過去的一年裏,“網際網路”的全面進入無疑成了改變傳統電影格局的重要力量。
華策、小米、百度、愛奇藝資本融合;阿里巴巴收購文化中國、優酷馬鈴薯;騰訊與華誼兄弟聯姻,這些行業的集體行動似乎説明,網際網路之於電影産業,不再僅僅是行銷宣傳平臺、電商産品銷售,而是由外而內,由下而上,在電影産業鏈的發行、製作、創作、資本以及服務的各個環節,正在全面吸收,改造和重建。
饒曙光告訴記者:“因為電影的龍頭效應,電影産業已經成為網際網路進軍文化娛樂行業的首要領域。網際網路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為電影産業提供技術手段,而是通過融資、並購和戰略合作,迅速改造著傳統電影産業的格局。”由此逐步實現電影生産的民主化、電影消費的去物理化、電影發行的去仲介化、電影行銷的扁平化、電影運營的大數據化等。
然而在中國電影市場迅速膨脹發展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電影行業堪稱高風險行業。由於具有投資成本高、資金回籠慢、不可控風險大等特點,目前在中國的電影投資中,50%虧損,40%持平,僅有10%左右獲得盈利。此外,中國電影市場過度依賴於票房,影片85%以上的收入靠票房,而美國僅20%。
在歐美電影金融體系中,完片擔保這項專業性極強的保險服務能保證一部電影能夠按照劇本預定時限及預算拍攝完成,將影片爛尾導致投資人的血本無歸等現象扼殺在搖籃中。
美國電影金融公司中國區總裁葉禾卿認為,完片擔保可以為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影業增添一個健康完整的電影投資製作發行的金融保障體系,“一旦科學化系統化地促進創作,確保品質,規避風險,受益的將是這個體系裏的每一方”。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