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和國企改革何去何從?從時間表來看,或許在明年一季度會水落石出。
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14日在第二屆中國産業改革發展年會上透露,目前在與國企改革有關的改革意見中,有8個頂層設計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這些方案可能以“1+N”形式發佈。其中,“1”是指深化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原本計劃今年年底出臺,但目前來看,“1+N”整套改革方案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出臺。
“1+N”方案或明年出臺
季曉南説,關於國企改革本來有七八個文件,叫作“1+N”。目前各有關方面正加緊制定總體改革文件,混合所有制改革文件由發改委牽頭。
此前,季曉南曾向媒體透露,國企改革總體改革方案由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人社部分別牽頭,各部委分工明確:由發改委負責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辦法;財政部負責牽頭三個文件,包括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成立和改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及投資公司的方案文件、以及國有資本預算改革方案的制定;人社部主要負責薪酬改革方案及細則制定;國資委則牽頭兩個文件,一是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二是國有企業功能界定和分類。其中,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即俗稱的總文件。
“混合經濟既是改革的方向,也是改革重點,雖然面臨很多問題,但我們也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季曉南説。
他還透露,“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談了國有企業改革,其中也強調了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問題。”而且,季曉南透露,決策層要求此項改革紮實推進,不能“定指示”,也不能“搞運動”。
混合經濟是創造“雜交優勢”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這一輪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點,從長遠看混合所有制經濟要解決政企政資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實現體制機制根本轉變,來增強它的活力和競爭力。”
季曉南認為其中至少要包含三條:其一,對國企改革來講,集團層面是混合製,也可以是股份制。其二,股權結構不能太高,國企持股比例不能太高。其三,既然引進非公資本,那麼允許産權代表進入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公司治理,董事會、經營層。
“如果沒有這三條,很多國企體制機制很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適應市場經濟需要。”他説。
季曉南説,“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就是産權制度改革、結構調整。而國企的體制機制要適應市場競爭和國際化的要求,真正做到公平競爭、激發活力、競爭力,必須在産權制度上要有大動作,這是共識。單一的國有産權是難以突破體制機制的。”
季曉南還指出,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發展新優勢。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除市場相對飽和之外,背後還有重要原因,即經歷30多年後,中國很多傳統的競爭優勢明顯衰減,包括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包括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等。
“過去大家從國外買新技術,現在國外先進技術不可能再賣給你了,再賣給你的話,他的存在就成問題了,所以就只有創新。”
但是,“創新是很難的。怎麼培育新優勢?只能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釋放紅利。一句話,雜交優勢。”季曉南説。
他認為,混合經濟是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它不僅僅是針對國企改革,也對民營經濟帶來進一步的提升、發展,形成更大的國際國內空間。所以混合經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改革後國企有積極性了、民企也有積極性了。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