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以往給人暮氣沉沉、保守陳舊的老牌國企長虹,在家電企業網際網路轉型的大潮中卻祭出了一系列的大動作。近日四川長虹董事長趙勇在股東大會上宣佈“公司將啟動新一輪的內部改革”,今年將對産業進行調整,對不符合公司戰略、對發展造成拖累的子公司,進行戰略重組或者退出。這讓長虹再度站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轉型聚焦三大領域
去年10月長虹率先發佈了其轉型的“家庭網際網路戰略”,今年以來,圍繞這一戰略,長虹在智慧産品上已相繼推出啟客(CHIQ)系列的智慧電視、智慧冰箱和智慧空調。趙勇在股東大會上稱這次産品戰略的調整是一場戰役,“要使公司從這場‘戰役’的勝利轉變為戰略的勝利,就需要公司革新內部管理,推動機制體制改革。”
按照趙勇的規劃,長虹要從公司整體層面“革自己的命”。據他透露,近期四川長虹的轉型工作將聚焦三大領域,首先是推進企業機制體制改革,重點是加快國有體制、機制改革,理順企業與政府,董事會與經營層,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其次是對公司加緊産業調整和佈局,最後是建立以産品經理為核心的內部管理體制。
趙勇坦言,“公司這些年的發展形成了200多家子公司。下一步,將對不符合公司現有發展戰略、拖累公司業績的子公司進行戰略重組,對公司發展戰略中的薄弱環節採取並購的方式去彌補。”他還談到,“不久之後大家就可以看到,公司的經營層將發生較大變化。一是公司董事會成員與經營層的重疊度將大大降低,二是經營層將承擔真正的經營任務。”
資深家電産業觀察人士劉步塵撰文指,長虹集團的營收75%是由四川長虹、美菱電器、華意壓縮和長虹佳華提供,而集團利潤則超過140%來自上述4家上市公司,眾多無價值公司的存在,吃掉了長虹不少利潤,而對集團營收並無大的貢獻。他認為長虹應向美的學習,之前美的企業規模膨脹,主營競爭優勢被弱化,2011年下半年以來啟動企業戰略調整,將不具有發展前景、對企業營收和利潤貢獻小、行業競爭力不足的産業全部砍掉,至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團整體上市,企業戰略調整基本到位,轉型效果開始顯現。
據了解,未來長虹還會聚焦智慧研發、智慧製造、智慧交易,將公司硬體、軟體等資源統一整合到雲端的開發系統,全面改革公司現有的物流、服務體系,並最終實現由傳統家電製造商向智慧終端及服務提供商的轉型。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透露,長虹旗下有近7000家自營店,去年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400%。今年在強化電商策略的同時也將加強線上線下的結合,推進實體店的銷售職能逐步向體驗與服務職能轉變。
電漿業務去留引關注
儘管長虹方面還沒有透露此番産業調整的具體資訊,長虹電漿業務的去留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事實上,外界關於長虹電漿電視何去何從的討論由來已久。電漿早已成為彩電領域的“非主流”,奧維諮詢數據顯示,2014年1-4月,電漿電視線下銷量24.8萬台,同比下降64.52%,其銷量僅佔整個平板電視總銷量的1.99%,而去年同期為4.56%。業內預測,未來3-5年,電漿電視將徹底退出民用消費市場。
曾經的電漿“大戶”們也紛紛退出。從2008年開始,先鋒、日立先後宣佈退出電漿面板生産,去年下半年,全球最大的電漿面板和電視生産企業松下,關閉位於上海的電漿電視組裝廠,出售已經停産的電漿面板工廠,有消息指今年松下將停止電漿面板的生産。鉅資押寶、目標打造從螢幕到整機一體化電視産業鏈的長虹,也就成了電漿陣營的“孤軍”。
而近年來,電漿業務實際是成為長虹“包袱”的,四川長虹連續兩年的財報顯示,旗下主營電漿面板製造的四川虹歐螢幕件有限公司2012年虧損7.38億元,2013年虧損3.47億元,此番長虹對內部産業進行調整,外界又猜測電漿業務將首當其衝。
不過業界對此持有不同的觀點,劉步塵認為,長虹很有可能退出電漿這一塊。而另一些觀點認為不會砍掉,而是向商用市場轉型,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就認為,長虹不會輕易讓投資幾十個億的項目白白打水漂,未來虹歐公司可能面臨著技術改造或技術升級,推出更有市場前景的商用産品,比如用於能源、太陽能的玻璃基板等。
(南方日報記者 錢瑋玨)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