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網售化妝品八成是假貨 化妝品網站遭質疑

2013-03-18 11:0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很多都是所謂的“高倣品” 常見以走私水貨的名義賣假貨

  “三折的蘭蔻,四折的雅詩蘭黛”……這些與專櫃相比極具誘惑的價格,助推化妝品進入線上消費高潮期,一批匯聚多個國外一線品牌的化妝品垂直B2C網站如聚美、樂蜂等紛紛涌現。但麗人麗妝CEO黃韜對記者直言:“目前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

  化妝品網站遭質疑

  化妝品網站的成長一直伴隨著業內人士對其賣水貨、假貨的質疑。

  網友“水族館里的一條魚”在微博中貼出在某網站買到的產品與美國買的正品對比圖,並寫道:“牛油果(眼霜)從氣味、性狀和瓶體印刷上都和在美國買的極不一樣。”隨後,該產品的官方微博回復:“建議在正規渠道購買我家的產品,目前並沒授權該網站。”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費者透露,她在某化妝品網站上花29.9元買到菲奧娜的一支眼線筆,通過筆上帶的驗證碼證實該產品是假貨。

  一位2012年從某化妝品網站離職的前員工表示,“化妝品的正常渠道只有專櫃、經銷商、代理商代理、品牌授權這幾種方式。”

  知名IT經理人王冠雄表示,實際上,化妝品網站正處于歷史性的微妙關頭,對垂直電商來說品控永遠是第一位的。

  揭開渠道混亂內幕

  電商們究竟從哪里弄到的貨品,並誘使消費者一步步走進消費陷阱?

  在廣州負責化妝品生產的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電商賣的產品很大一部分都是高倣貨。目前,高倣化妝品從生產到銷售的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

  都是什麼人在做高倣?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通常是一些對供應鏈十分熟悉,能拿到OEM常用的材料或膏體的人。由于化妝品屬于暴利產品,有些高倣產品生產者甚至會採購上千萬元的機器來生產與真品極其相似的外包裝。而僅有極少人能接觸到這些生產者。

  麗人麗妝CEO黃韜告訴記者,化妝品假貨在幾個渠道都有可能滲透。第一種是代理商躥貨。第二種是打著走私水貨的名義賣假貨。第三種是打著臨期產品的名義賣假貨。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