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點擊排名  > 正文

實體商業現狀調查與思考:實體店還有未來嗎?

2015-07-13 09:0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盛夏,國內商業實體店卻透著一股寒意。

  這兩年,實體店真是“壓力山大”:北京,百盛百貨、華堂商場連續關店;上海,淮海路瑞興、美美、先施、OPA商場等百貨店先後撤離;廣州,好又多東山口店、新供銷百合等連鎖超市停業;長沙,世紀華聯柏麗晶購物廣場、沃爾瑪分店關張;成都,NOVO百貨天府廣場店、人人樂連鎖超市幾家門店接連退出;瀋陽,伊勢丹、尚泰、雅仕等百貨巨頭紛紛折戟……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速僅為6.3%,同比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專業店、超市和百貨店增速同比分別回落1.7、2.8和6.2個百分點;雖然購物中心以7.7%的增速略勝一籌,但同比也放緩了4.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這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較上年同期再度放緩1.7個百分點。

  實體店怎麼了?實體店還能撐下去嗎?

  困境

  從“盆滿缽盈”到“勉強吃飽”

  是局部現象還是普遍趨勢?

  7月,北京王府井大街熱浪蒸騰,街兩側的商場卻冷氣撲面。這不是空調之冷,而是人氣之冷:無論王府井百貨大樓還是新東安市場、好友百貨,店內顧客三三兩兩,顯得漫不經心;一些售貨員或扎堆聊天,或獨自玩手機……

  “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了!”王府井百貨大樓一名資深女售貨員告訴記者,大商場生意不景氣,導購難做。“以前,我們只要按時營業,保準盆滿缽滿。近兩年,顧客越來越少,就算挖空心思搞促銷,最後也是勉強吃飽。”

  從北京的西單、國貿到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內陸,實體店的銷售都在走下坡路。

  在廣州,北京路曾是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如今百貨商場乏人問津,很多國際大名牌不見了蹤影,二線品牌競相打折甩貨。

  在杭州,銀泰百貨坐落于有名的武林廣場,從一層逛到頂層,過於“安靜”的購物環境讓記者很不適應。

  在長沙,五一廣場四週的平和堂、王府井、春天百貨、新世紀廣場等大型商城,同樣顯得冷冷清清。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101家會員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降幅均逾15%,年末資産總額、經營面積、從業人員等指標也在下滑,經營面積同比減少6.6%。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2000年前後,中國零售企業的門店數年均翻倍。然而,自2010年起,實體店拐點初現,零售業進入“銷售下降、利潤下滑”的區間。2010—2014年,連鎖百強銷售增幅持續回落,年銷售增速分別為21%、12%、10.8%、9.9%和5.1%。

  看百貨店,日常客流量明顯降低,節假日也難見熙攘景象。顧客看的多買的不多,拎袋族越來越少。

  看專營店,遍佈街巷的服裝店、電器店,時常門可羅雀。波司登一年來在全國關掉5100多家品牌店。

  看大賣場,曾經滿滿噹噹的停車場,除了週末,停放的車輛已漸稀疏;以往收銀臺前動輒幾十人排隊,而今閒置的手推購物車堆成一片……

  據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産研究中心介紹,去年以來,38家大型連鎖百貨明確將關店。關店數量最多的百貨品牌為百盛、馬莎,各為5家;其次為伊藤洋華堂,關店4家。北京、杭州、青島、天津等城市關店現象嚴重。

  聯商網調查發現,2014年,全國主要零售企業(包括百貨、超市)共計關閉201家門店,比上年增長474.29%,創歷年之最。其中百貨類、超市類門店各關23家和178家。昔日“一鋪難求”的商業街,出現招租難。

  2014年,中國連鎖經營百強中,23家企業關店數超過新開店數。百強企業正式用工人數比2013年下降0.3%,減少用工的企業數已超過增加用工的企業數。

  “寒流”不僅侵襲著中國實體商業,國外一些大型零售公司也不能倖免。

  今年初,美國連鎖巨頭彭尼公司宣佈,年內將關閉39家店,並同步減少員工數量。英國樂購表示,今年將關閉43家無法盈利的門店。德國最大的百貨連鎖集團考夫霍夫接連關掉分店。日本百貨業近5年的平均增長率為-1.5%……

  “多數實體零售企業增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認為,就發展現狀看,從營業收入到利潤比例,實體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難題,“黃金時代”一去不返。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應對,很多實體店將更加步履維艱。

  挑戰

  從“別無他選”到“渠道多元”

  是電商衝擊還是自身頑疾?

  “網購這麼方便,誰還大老遠跑來商場買東西?”在上海南京路第一百貨,一名導購員盯著手機裏的淘寶網對記者説。

  她自稱,這兩年她也迷上了網購。不少到店的顧客只是為了試試衣服尺碼,試完又回家在網上下單。“實體店成了‘試衣間’,生意能好嗎?!”

  實體店經營困難,許多人認為是電子商務的競爭與分流,導致實體店客人減少、銷售下滑。

  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

  比數據:目前零售線上線下似乎冰火兩重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國網路零售同比增長38.5%,高出全國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34個百分點。

  比人氣:靠“雙十一”“雙十二”這類網購狂歡節,天貓、京東等聚合了大量“粉絲”。有的電商一天的銷售額甚至超過某些實體店一年的進賬。年輕人逐漸習慣“輕點滑鼠,輕鬆購物”的生活。

  但是,把實體店的困境都歸結于電商衝擊,並不全面。

  “電商是一個因素,但絕不是唯一因素。”商務部政研室主任沈丹陽説。

  從宏觀看,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增速也在趨緩。2014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0.9%,比上年同期減緩0.6個百分點。今年前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繼續下滑至10.4%。消費增速下降,給實體店經營帶來壓力。

  從微觀看,技術進步、消費升級以及移動互聯、電子支付等新應用,引發購物習慣和零售模式的革命性變化。模倣型排浪式消費不再時興,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零售渠道更多元,一些實體店關閉、退出,不足為奇。

  對於關店潮的尷尬現狀,業界主要有幾種觀點:

  ——週期論。

  “各行各業都有發展週期,實體商業也不例外。”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主任王曉東説。上世紀90年代初到本世紀前10年,是實體店最風光的時期,百貨公司、連鎖超市爭相跑馬圈地。前幾年房地産市場火爆,一些配套商業搭順風車,也步入建設快車道。但由於不愁銷售,很多商場成了名副其實的“無所謂”商場:建設前未經過合理規劃,在建時很少考慮購物體驗,建成後千店一面、高度雷同。

  在瀋陽市中心,有華潤萬象城、夏宮城市廣場、華府天地、大悅城,還有恒隆、嘉裏、百聯……總面積近千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讓瀋陽每人平均零售商業面積接近發達國家水準。然而,快速擴張和同質化,使瀋陽不少大型商城都受困于客源不足。

  井噴式發展後,實體商業過渡到增速更平穩、競爭更殘酷的成熟期。“潮退才知誰裸泳”,一些內功差的商場相繼出局。“洋百貨”的在華窘境,也不只是水土不服的問題。“全行業在為當初的瘋狂埋單。”

  ——需求論。

  “腰包鼓了,眼光高了。實體店的變化,説到底是一場消費需求主導的變革。”裴亮説,以前,實體店在消費過程中處於優勢甚至壟斷地位,即便購物環境和體驗不理想,消費者也沒的選。隨著消費升級,對實體店的需求不僅是貨品齊全,還要環境舒適;不僅是品質放心,還要售中、售後服務貼心;不僅是購買商品,還要看電影、嘗美食、玩親子遊戲……而且,不同群體的關注點出現分化。面對層出不窮的新需求,實體店不得不做出調整迎合,其中一部分企業仍“找不著北”。

  今年“五一”前後,上海南京路永安百貨迎來97週年紀念日,商場精心策劃了“買197送197”活動,可顧客並不買賬。某高校教師周紅告訴記者:“促銷沒什麼新花樣。你看,一件普通的長袖衫,竟然標價1499元,打完折還比網店貴幾百,挑選餘地也不大,總是那幾個牌子,我和朋友逛了一圈,很失望。”

  ——成本論。

  “過去,零售企業增加的經營成本,可以通過提價,一部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現在,商品價格更透明,要轉嫁這部分成本難上加難。”北京好鄰居連鎖便利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陶冶説,“提價受阻,一些管理滯後的實體店只好閉店止損,進行升級改造,以求優化流程。”

  租金和人工費增加是零售企業成本上漲的大頭,一線城市商場員工的工資成本翻了幾番。對凈利潤率平均水準在2%—3%的零售業,這是一個繞不開的挑戰。

  ——模式論。

  “實體店日子難過,零售模式落後也是大問題。”陶冶説,曾幾何時,大賣場挂出打折海報就能坐等顧客進門,現在要利用二維碼等網際網路手段主動出擊;以前百貨店可以引廠進店搞聯營,現在要主打定制化、特色化。從賣商品到賣服務、賣體驗,從固守“三尺櫃檯”到全渠道行銷,商家的經營模式日趨開放、求新,那些反應慢、適應晚、手段舊的企業,一不留神就會栽跟頭。

  可見,一些實體店或關或轉,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是消費需求嬗變的直接體現,也是商業模式升級的內在要求。既有零售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