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點擊排名  > 正文

霧鎖漢能 首富李河君走下“神壇”

2015-06-12 08:41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漢能薄膜發電(以下簡稱“漢能”)此前股價的飛騰,讓李河君這位幕後的“操盤手”成了明星人物,也就幾個月時間,李河君便憑藉漢能市值的大爆發一躍超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晉陞為中國的新首富。然而,好景不長,昨日漢能的詭異暴跌直接將他拉下了首富的神壇, 如今人們更關心的是他那飽受爭議的企業。

  鬱悶的“首富”

  昨日,漢能突遭沽空,股價暴跌近47%,直至實施緊急停牌後才將跌勢止住。受公司股價暴跌的影響,新晉首富李河君的身價縮水近千億元。照此來看,李河君首富的地位已然不保。

  公開資料顯示,李河君是漢能的創始人,其持有漢能80.89%的股份。漢能的總股本為417.14億股,昨日該股以3.91港元/股收盤,按此計算,李河君持有市值為1320億港元,約1055億元人民幣。而事實上,前一天,李河君持有的市值還高達2486.84億港元(約1990億元人民幣)。這便意味著,僅昨日一天,李河君的身家便蒸發了1166.84億港元,折合約935.5億元人民幣。

  近千億元的損失,直接打亂了李河君在中國富豪榜上的排名。根據5月7日《新財富》公佈的2015年新鮮出爐的500富人榜顯示,李河君當時是以1655億元的身家蟬聯首富,馬雲以1456.9億元的身家位居第二,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以1275億元排在第三名,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以1007.8億元的身家排第四。而如今,李河君的身家縮水至1055億元之後,就等於是喪失了首富的寶座,轉而退居為第三名。

  若不是力壓群雄奪得首富的寶座,李河君恐怕也並不會被市場所熟知。事實上,公開資料對李河君的介紹極其簡單。按照東方財富通上披露的資訊顯示,李河君,46歲,曾就讀北京交通大學,為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漢能集團是漢能薄膜發電的母公司。

  爭議中的漢能

  與李河君首富光環不同的是,漢能自去年底股價爆發以來,就一直飽受爭議。首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它的股價。漢能薄膜發電是香港老牌上市公司,于1996年在聯交所主機板市場掛牌交易。但是該股長期低迷,自2010年以來都在1港元左右的低位徘徊,直到2014年底漢能被納入滬港通標的股後,情況才發生大逆轉。

  自去年12月開始,漢能股價一路衝高,截至昨日暴跌之前,該股股價累計上漲了277%。而事實上,在這期間,漢能經營層面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漢能爆發因此一度被認為是“妖氣”太重,並被稱為妖股。對於漢能此前的暴漲,似乎很難解釋是何原因。

  整體來看,漢能股價主要經歷了三次飛躍,第一次是在2014年12月8日-11日,第二次是在2015年1月23日-27日,第三次是在3月2日-5日。這三次,漢能的成交量都非常巨大,每一次進入的資金都將股價直接拉抬至新的高點。而除這三次之外,漢能的股價成交量和換手率都非常小,股價的波動也不大。詭異的二級市場表現,也引起了市場的警覺,有人甚至猜疑那些瘋狂涌入的資金或是李河君及其“友軍”在砸入,但這也僅僅只是猜測而已,未經證實。

  另外,漢能的業務模式也頗受詬病。漢能最大的客戶就是自己母公司漢能集團,儘管漢能近年來的經營業務都還不錯,但是長期大額的關聯交易也讓市場感到頗為擔憂。據有關媒體報道,漢能的業務模式類似于左手倒右手,即先將自己的生産設備賣給母公司或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然後再從關聯方那購買設備,從而形成了大量的關聯交易,以致于母公司也成了漢能最大的應收賬款方。

  北京商報記者在漢能2014年年報中看到,漢能2014年的營業收入為96.15億港元,其中59.58億港元(2013年為32.74億港元)是來自公司製造分部向漢能的關聯公司進行銷售所得,佔比61.96%。該公司在報告期內的貿易應收款項為60.78億港元,較2013年的23.07億港元增長了1.59倍,其中有43億港元是漢能集團所欠。

  “我沒有研究過漢能的業務模式,但關聯交易是利益輸送的渠道之一,數額巨大的話確實容易滋生問題。”一位業務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糾結的光伏行業

  漢能的股價和經營是否存在問題還尚未有結論,但需要直視的是,光伏行業本身其實就是一個糾結的行業。

  漢能是光伏股標桿企業,該公司在2009年進入太陽能行業,主要業務包括研發和設計薄膜發電整線生産線,以及開發、運營下游薄膜發電項目和應用産品。

  只是,無論企業多麼強大,也都難以逃脫行業的影響。正如漢能在年報中所言,目前我國光伏行業依然面臨挑戰,去年,美國對我國展開第二輪雙反調查,依賴出口的部分中國晶硅光伏企業面臨新一輪貿易壁壘的挑戰,整體虧損格局短時間難以改變。

  “光伏産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土地成本問題,土地成本是光伏發電最大的成本,1萬千瓦的發電量,需要大概350畝土地。”光伏産業業內人士朱先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説道。在他看來,光伏産業是一個對流動資金有巨大需求的行業,這也是光伏企業的檻兒。

  廣發證券新能源分析師韓玲也認為,對於光伏企業來説資金是一個大問題。不過,她對光伏行業現狀還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諮詢時表示,“個人感覺光伏行業目前來説還是挺好的,沒有外界表現的那麼困難,至於很多公司出現虧損主要是因為賣産品上的虧損,光伏電站的運營還是比較有前景的”。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新能源分析師也表示看好光伏電站,“目前光伏行業主要分兩塊,一塊是上游的光伏原件,另一塊是光伏電站,目前比較看好的是光伏電站的運營部分”。該分析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從年報中可以看到,漢能也擁有一部分光伏電站業務,對於該公司來説,未來無疑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北京商報記者 馬元月 葉龍招/文 韓瑋/製表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