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管企業家底摸清 四分之一企業資不抵債
2005-09-30 09: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會計核算不規範、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監督不到位 本報記者 李攻 發自濟南 經過9個月的清産核資,山東省管企業的家底已經摸清。在全部67家省管企業中,有16家資不抵債,佔到全部省管企業的近24%。
這是《第一財經日報》從昨日召開的山東省管企業清産核資工作總結表彰會上了解到的資訊。
記者了解到,截至2004年6月30日,山東省67戶省管企業共有各級子企業和獨立核算單位2101戶,經核銷資産損失、資金核實後,資産總額為2449億元,負債總額為1742億元,擁有凈資産707億元。
在這67戶省管企業中,清産核資後資不抵債的企業有16戶,佔23.88%,其中資不抵債的各級子企業469戶,佔24.2%。還有不少企業處於歇業、停産狀態。
從2004年9月開始,山東省國資委對屬下67家省管企業進行清産核資工作。為保證數據真實可信,山東省國資委對評估機構採取了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共有33家社會仲介結構通過公開招標參與了此項工作。
記者了解到,此次清産核資,審核認定並准予核銷資産損失71.10億元,准予入賬資産盤盈6.87億元,合計核銷資産凈損失64.23億元。上述資産損失,80%以上是2001年以前形成。
國資委的成立已經在國企改制和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記者了解到,截至2004年底,山東省國企改制面已達89.6%。近幾年來,山東省地方國有企業由11537戶減少到5857戶,絕對數字減少了近50%,而資産總額卻由5734.9億元增加到7926億元,其中國有資産由1418.2億元增加到1843.5億元。
“通過改革重組,山東省地方國有企業戶數減少了近50%,但國有資産卻增長了30%。”山東省國資委主任曾昭起介紹説。
曾昭起説,下一步,山東省國資委將加快國企重組整合,推進企業主輔分離,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規範企業改制,確保國有資産保值增值。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將利用此次清産核資成果,進一步加強對國有資産的監督管理。年底前,將選擇3—5戶企業開展規範董事會試點工作,優化國有獨資和控股公司董事會結構,減少董事會和經理層人員的交叉任職,探索引進外部董事。對此次清産核資核銷的資産損失,山東省將以新組建的省國有資産投資控股公司作為不良資産處置平臺,統一管理和處置。年底前將向10戶企業分別委派財務總監,明年向另外10戶企業委派財務總監。第一批向社會公開招聘財務總監的筆試工作已經結束。同時,年內山東省國資委將與首批12戶考核企業簽訂任期考核責任書,探索建立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相結合的業績考核責任制,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