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閆曉虹)最新研究報告認為,當前中國已經邁入汽車社會,道路安全已成為重要因素影響著社會各個方面。同時,中國汽車使用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AIG美亞保險道路交通安全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8日在北京發佈,其中研究分析了中國汽車使用情況和道路安全現狀,指出增加交通傷害的相關因素,並結合國際相關研究成果,試圖為中國社會道路安全提供理論指南,為駕駛安全提供有利的實踐指導。
截至2013年底,中國機動車數量已突破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近2.8億人。其中汽車為1.37億輛,汽車駕駛人2.19億人。目前,全國有31個城市的汽車數量超過100萬輛,包括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廣州、蘇州、杭州在內的8個城市汽車數量超過了200萬輛,北京市超過500萬輛。
本次研究發現,七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酒駕、駛入逆向車道超車以及疲勞駕駛是具有極高危險性的不當駕駛行為。然而專家強調,麻痹大意是交通事故的導火索之一,認知度低的危險行為不代表行為本身不危險,例如走應急車道、亂閃大燈、不係安全帶、壓實線違章變道以及惡劣天氣駕駛在本次調查中僅被三成左右的受訪者認為很危險,但往往正是因為對這些不當行為的不重視,導致道路風險居高不下。
藍皮書還對風險駕駛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影響風險駕駛行為的三大因素:違反交規態度、駕駛緊張及駕駛憤怒,也就是説對違反交規越不在意、越容易出現駕駛消極情緒的受訪者,越有可能招致駕駛風險,甚至産生攻擊性的違規行為。
針對調研結果,藍皮書就如何提高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提出建議,認為應該通過教育提高全民交通意識,不斷完善、落實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專項整治與綜合管理相結合,提升交通安全科學研究水準,發動全社會力量提高交通安全。(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