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本田推出了一套i-MMD混動係統。從本田公布的數據上來看,採用了這套係統的混動版雅閣,要比國內現款銷售的普通動力版雅閣的油耗,降低了40%。
這套係統,目前已經在美國版本的雅閣上開始使用。下面是網通社就這款係統整理出的一些關鍵問題。
1.i-MMD係統指的是什麼?
i-MMD係統全稱為“SPORT HYBRID i-MMD”,是本田技研在去年中國媒體大會中,發布的“地球夢科技”係列動力總成之一。該係統由2.0L阿特金森循環汽油發動機和新開發的雙電機電動CVT、以及鋰離子電池組成,主要針對中型車進行研發。根據本田此前公布的規劃內容,i-MMD係統將在2016年進行國產,首款搭載該係統車型即是雅閣。
2.i-MMD係統相對現在所採用的IMA係統有哪些升級?
關于i-MMD係統與IMA係統的區別,首先就在于其結構組成部分,目前本田飛度混動版、CR-Z以及INSIGHT所採用的IMA係統由排量相對較小的1.3L、1.5L i-VTEC發動機和電機以及智能動力單元組成,結構相對于i-MMD係統要簡單一些。
其次,IMA係統提供的動力是以發動機為主、電機為輔,而i-MMD係統則不然,該係統在日常使用中絕大多數時間是電機驅動,發動機則為電機提供能量,與增程式混動係統有些類似,但是當行駛速度達到一定時,該係統則完全由發動機來驅動。
此外,i-MMD係統所採用的是鋰離子電池,IMA係統則採用的是鎳氫電池,相比之下,鋰離子電池具有成本更低、重量更小和蓄電容量更大等優點。
3.i-MMD係統如何工作?
當車輛起步時,i-MMD係統啟動電動驅動模式,此時車輛由電機驅動行駛,而與發動機相連的離合器斷開,發動機不工作。逐漸加速時,車輛通過智能動力單元自動切換至“混合動力驅動模式”行駛,在這種模式下,車輛仍然是電力驅動,只不過此時發動機的動力通過發電機轉化為電力,然後以更強勁的動力驅動電機。當車輛加速至進入高速巡航狀態並且發動機達到最高效率時,驅動電機自動關閉,此時便進入“發動機驅動模式”,在這種模式狀態下,發動機通過離合器直接驅動。
由于i-MMD係統中兩個電機之間沒有機械式的連接,電力傳導比例提高,從而使得整體效率提高,車輛可以表現出較強的燃油經濟性。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雅閣混動版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4.6L,燃油經濟性提升40%。
4.本田i-MMD係統與豐田THS-II係統有哪些區別?
關于與豐田THS-II油電混動係統的區別問題,從本田發布i-MMD之日起就一直在被提及。首先來談談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兩者工作模式有些類似,都包括電動驅動、混合動力驅動兩種模式,這兩套係統均可單獨由電機驅動行駛,實現零排放;另外,兩者均可充分回收能量再利用,並對蓄電池充電。
實際上,其根本還是在于結構的差異,豐田THS-II油電混動係統由1.8L發動機、電動機與發電機于一體、動力分隔裝置、可變電壓控制係統和鎳氫蓄電池共同組成,上面已經提到了鋰離子電池與鎳氫電池的區別,這里就不再重復;此外,本田i-MMD係統是通過雙電機(電動CVT)進行動力連接,THS-II油電混動係統則是由動力分割裝置將發動機提供的動力分配到車輪和發電機上;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i-MMD係統是將鋰離子電池、車載充電器以及電壓轉換器集成一個整體,稱之為“IPU”,而豐田THS-II係統將發電機和電動機集成整體,與電壓轉換器分開來。
由于本田i-MMD係統應用是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本身就可以提高燃油利用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係統的燃油經濟性,從數據上來看,雅閣混動版作為比普銳斯更高級別車型,在車身重量更大的前提下,百公里綜合油耗僅與之相差0.3L,從中便可知曉兩套係統所帶來的節油效果之間的差別。接下來,就來談談試駕體驗之後的切身感受。
當輕踩油門、車輛開始起步時,i-MMD係統啟動電動驅動模式,此時的驅動模式和純電動汽車一致,幾乎沒有聲音。在緩慢加速的過程中,始終是由電機保持驅動,偶爾遇到紅燈時,當松開油門的那一刻,再生制動係統將開始能量再生,並對產生的能量進行收集,智能動力單元便開始工作回收能量,反應十分靈敏。
在保持一段勻速行駛之後,開始嘗試加大力度踩下油門踏板,當時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本田並沒有針對雅閣混動版只追求燃油經濟性而忽略了整車的加速性能。與此同時,為避免由于車輛長時間行駛導致的電池發熱等普遍存在的問題,雅閣混動版的後排座椅兩側均涉及了豎向的散熱孔。
總結:如果說豐田的混合動力量產車在當前市場中佔主導地位,那麼本田的混動車型可以開始對未來進行無限遐想,不過由于國內混動車市場並沒有完全成熟,有時候甚至給人帶來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由于此次試駕車型為雅閣美規版本,在油耗數據上僅作為參考,到2016年本田混動係統進行國產之後,到底能否受到消費者認可,最終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