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消費者:油耗數據基本靠“蒙”

2014-05-27 13:32 來源:中國品質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海車主王女士2013年底買了一款賓士S級3.0L的車。然而令她困惑不解的是,自買車至今,她的車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吃油”(耗油大)。當初她從經銷商那裏獲知的這款車百公里綜合工況下油耗是:10L。而根據她自己多次計算下來的實際數據是每百公里在13L以上。為什麼廠家標注的油耗數值與實際油耗相差較大呢?

  檢測機構獨立性存疑

  從2009年開始,工信部就要求車企的油耗數據必須通過國家指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確認。目前我國有7家國家級實驗室,每個車企可從中選擇這其中的任何一家做油耗測試,數據皆被國家發改委認可。

  然而,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檢測機構就是靠這個(檢測油耗)掙錢的,車企在車送檢之前修改發動機數據,調整變速箱換擋邏輯。比如説測試巡航油耗,你把發動機轉速調到最低,根本不考慮提速性能,油耗當然低。這個檢測機構和企業早就有默契共識,檢測機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60%的車企都選同一家檢測機構”。

  工信部曾經在《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中解釋稱,任何試驗室試驗和道路試驗都不能完全模擬所有駕駛者的實際駕駛狀態,由於氣候條件、道路狀況、交通擁擠程度以及駕駛習慣的差異,實際燃料消耗量總會與試驗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對差異區間範圍並無規定。有車友質疑:“這正是計量需要反思的地方。既然實際油耗和理論油耗相差巨大,檢測機構至少要給出一個合理的偏差率,如果偏差超過50%,這就違背計量精神了。那還給出檢測數據幹嘛,意義何在?難道因為檢測理論數據與實際數據有偏差。廠家就可以安然造假?”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豪華車中。一些福克斯車主也向記者反映,自己的車的實際油耗竟比官方給出數據多出一半。

  油耗虛報實因隱形利益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曾經公告“節能産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其中明確,對發動機排量在1.6升及以下、綜合工況油耗比現行標準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車,按每輛3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

  這項意在推廣節能減排汽車,促進企業降低油耗的措施,成效顯著。而車輛油耗測試結果直接關係到企業能否拿到油耗補貼“通行證”,為了能讓自己生産的汽車享受國家補貼,吸引更多消費者,車企紛紛通過虛報或減低油耗指標加入了申請油耗補貼的大軍。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油耗造假已是行業默認規則。某車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你不做(虛報油耗),別人都做,那我的車就賣不出去。現在豪華車都做虛報油耗,小排量的車更需要,稍微改一下,就達到政策補貼標準。”

  除了在油耗測試中車企數據造假,這些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測試方法也遭汽車圈內人詬病。記者了解到,工信部所推出油耗數據全是通過按照歐洲油耗測試迴圈所測得的結果,而歐洲這套工況迴圈和測試方法已經實施近20年之久的,且因其準確性而早已備受質疑。“這些在計量方式上需要精確的問題,反而越來越不精確,不僅欺騙消費者,還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節能減排計劃。”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告訴記者。

  消費者認為維權難

  記者走訪了上海市延安西路的賓士4S店,店裏陳列的新款汽車都貼有黃色油耗標識。上面清楚地寫明這輛車在市區、郊區、綜合車況下的油耗數值。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裡面的數據只能參考參考,實際跟這個還是有差別。”

  同時,記者採訪了前來4S店看車的消費者,詢問他們是否比較實際的油耗跟經銷商標的參考油耗值。這位消費者顯得很無奈,“比較也沒有用啊,廠商給的油耗數據比實際低很多,即便這樣,也沒辦法投訴。他們(廠商)都有很多藉口,比如個人駕駛風格、路況、很多因素造成,也很少有人願意做這個數據的精確比較,買車的話會看網上的網友平均測評,廠家這個油耗根本沒人信。”

  此外,記者了解到,去年,美國消費者曾投訴福特、現代及起亞部分車型在油耗標識上造假,後經美國環保署查證後,福特公司立即宣佈改動油耗數據,並對所有購買油耗標識錯誤的車主賠償550美元。總賠償額高達1760萬美元。而現代和起亞公司也表示,願意給美國的消費者平均每人一次性賠償約320美元,總金額高達近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不少車友感嘆:我國汽車油耗數據基本靠“蒙”,什麼時候能有車企因虛標油耗而遭到處罰的案例出現呢?(楊圍麗 記者 霍一夫)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