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金九”車市火爆 市場需求旺盛

2013-10-17 10:42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年的9月均是中國車市的旺銷時節,今年的火爆更甚以往,國內乘用車銷量整體呈現了兩成的高增長,就連日係車企的銷量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上周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乘用車産量為157.4萬輛,環比和同比分別增長13.2%和17.4%;銷量為153.2萬輛,環比和同比分別增長16.2%和23%。

  銷大於産 庫存大降

  每到“金九”時節,國內車市按照規律自然會火爆。乘聯會人士介紹,9月份從月初到月底市場銷量同比和環比均是大幅上漲。9月底節能車補貼暫停的消息,也刺激了不少消費者出手,無形中抬高了9月份的銷量。去年9月份日本搞“購島”鬧劇,使得日係合資企業銷量劇減,而今年9月份日係企業銷量同比增幅最大,而內資自主品牌企業銷量遭到擠壓。

  乘聯會還透露,由於9月市場太火,當月出現了銷大於産的情況,廠家庫存大幅減少,但在季度末,經銷商的庫存也有所增加,不過比預想的小一些。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國際環境差強人意,加之車企出口機制進步不大,乘用車和汽車出口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負增長,出口正增長的只有6家內資企業。

  對於10月份的市場,乘聯會秘書長饒達表示依舊樂觀。雖然10月份工作日環比減少,但由於市場環境比去年好,有利因素也不少。一些消費者等待“三包”政策生效後才買車的潛在購買力在本月釋放,會略增加10月份的銷量。去年10月日係企業市場是受日本“購島”鬧劇影響最大的月份,今年10月份日係汽車企業的市場同比將提高很多,但估計比過去最高的市場佔有率仍是下降的。乘聯會預測,今年10月份銷量與同期比會增長15%以上,但低於9月份銷量。

  業內人士分析,國內乘用車市場需求依舊旺盛,隨著國家汽車“三包”政策正式實施等利好因素的持續刺激,第四季度依舊會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體漲幅有望超過去年。

  車市三英強勢依然

  根據乘聯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大眾分別以14.16萬輛、13.74萬輛、13.41萬輛佔據廣義乘用車企業月銷量榜前三名,而這三強的9月國內銷售綜合數甚至比這個數據還略高一點。

  上海大眾公佈其9月共實現銷售141616輛,同比增長25.2%。而2013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到1163624輛,同比增幅達到22.6%,再次奪下前三季度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9月大眾品牌共計銷售121600輛,同比增長31%,其中新朗逸銷售28094輛,助力Lavida品牌實現令人咋舌的42267輛的月銷量。斯柯達品牌同樣表現出色,9月銷售共計20016輛。

  上海通用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9月銷量達到137428輛,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銷售1160727輛。其中別克品牌9月銷售71002輛,1-9月累計銷售超過60萬輛,同比增長17.6%;雪佛蘭品牌9月銷售61930輛,1-9月累計銷售超過52萬輛,同比增長8.0%;凱迪拉克品牌9月銷售4496輛,同比增長73.9%。

  長安福特今年前三個季度批售銷量達46648輛,同比勁增69%;其中9月份批售72231輛,同比增長66%。全新蒙迪歐從上市到9月底僅33天就獲得了12831輛的傲人成績,實現了完美的開局。

  此外,豪華車品牌也繼續穩健增長。一汽-大眾奧迪9月份以45233輛的成績又一次書寫了中國高檔汽車市場的單月銷量紀錄,這已經是其月銷量連續第五個月突破4萬輛,前三季度其累計銷量已達到355544輛,同比增長20.5%。寶馬集團也宣佈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大陸市場共售出284964輛BMW和MINI汽車,實現同比增長20.2%。

  大氣污染防治是利好

  9月10日國務院發佈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其評説各不相同。饒達認為計劃中的“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對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要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將對市場影響大,但特大城市堵車嚴重,是政府不得不為之。但計劃還規定採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計劃要加強車輛各環節的環保監管,特別是新車品質和車輛年檢的監管,有利於加速車輛技術品質進步。這個計劃對汽車生産企業來説,還是利大於弊,能否實現,關鍵要看政府和企業能否儘快落實這些規定。  (朝暉)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