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諮詢公司艾睿鉑近期發佈的中國汽車展望報告顯示,未來5年汽車行業增長率將維持在大約5%至7%的水準,日趨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格局帶來的迅速變化,將決定整車廠(OEM)及零部件供應商的沉浮。
從艾睿鉑的調研數據來看,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已經逐步超過了北美和歐洲。艾睿鉑認為,未來全球汽車市場增長的一半將來自中國,但是經歷了前幾年的快速增長,未來預計中國汽車市場增速將有所放緩。
利潤率連續5年下滑
分類來看,中國乘用車市場自2012年開始再次回歸強勁,今年上半年增速恢復到16%;而國內SUV和MPV汽車的份額開始提高,且被中國整車廠佔領了主導,艾睿鉑董事總經理及上海辦公室負責人羅曼指出,例如長城汽車就很好地捕捉到了國內SUV市場,目前佔據市場份額較大,未來通用和福特等公司也將擴大投入來開拓中國的SUV市場。
艾睿鉑調查數據顯示,從零部件供應商來看,由於整車廠成本的轉嫁、産能不能完全釋放等因素,超過70%的供應商産能利用率低於80%,零部件供應商本身就是規模效應較為明顯的産業,顯示未來風險很高。中國汽車供應商平均利潤率在過去5年裏持續下滑,今年一季度的平均利潤率為5.8%,相比2009年的10.8%下滑超過4成。
根據這種情況,艾睿鉑董事李麗華表示:“中國汽車供應商平均利潤率下滑的趨勢不容樂觀,有可能保持和歐美等成熟市場汽車供應商一樣的利潤率。”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汽車供應商之間價格競爭激烈,汽車廠商將汽車銷售價格戰的一部分成本壓力轉嫁到汽車供應商頭上,每年都會對汽車供應商提出年度降價要求;另外一個原因是汽車供應商的産能利用率也不高,接受調研的70%的汽車供應商高管表示,汽車供應商的産能利用率不足80%,規模化不足難以降低汽車供應商的生産成本。
生産規模化不足
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的整合程度比較高,由5%的汽車供應商提供整個汽車市場80%以上的産品,但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供應則相對分散。基於地方政府對當地GDP以及稅收和就業的追求,不同品牌體系的供應商體系都分散在各地,這間接導致汽車供應商的生産規模化不足。
艾睿鉑調查顯示,有76.7%的受訪者表示價格競爭是2013年最嚴峻的挑戰,相比去年,54.2%的受訪者對價格競爭表示憂慮。因此,艾睿鉑認為,汽車供應商未來要實現兩位數的銷售增長,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日益激烈的價格競爭以及整車需求不斷放緩。汽車供應商要獲得更多市場份額,一是滲透到新車型或者新細分市場,同時就是對汽車廠商報出有競爭力的定價。但是,激烈的價格競爭將進一步惡化汽車供應商的生存環境。
同時,中國汽車供應商還要面臨領先的汽車廠商“超級平臺”策略帶來的挑戰。“超級平臺”指的是領先的汽車廠商為了降低生産成本乃至製造過程中的複雜性,能夠做到在同一個平臺上生産百萬輛汽車。艾睿鉑的報告指出,隨著全球領先的整車廠即將在中國全面推行“超級平臺”策略,中國本土整車廠只剩下3到5年的時間趕上全球生産平臺的規模及成本水準,否則便會由於缺乏成本與規模優勢,面臨與日俱增的收入及盈利壓力,該策略也將對汽車零部件供應造成重大的影響。
艾睿鉑董事總經理羅曼表示:“‘超級平臺’將改變行業的遊戲規則,使汽車供應商不得不加大投資,與全球整車廠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繼續為整車廠的製造平臺提供零部件。但是,從目前來看,‘超級平臺’的戰略對中國汽車供應商是利差消息,中國還沒有迎接好,還沒有建立全球性佈局以及大型平臺的解決方法,有些車型的供應商會丟掉一些市場份額。”(記者 張海燕)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