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一汽大眾奧迪年銷量突破40萬輛 同比增長30%

2013-01-24 10:52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汽大眾奧迪事業部總經理薄石。

  2012年,高檔豪華車市場掀起價格戰,在此背景下,奧迪堅守相對穩定的價格體系,最終收穫了超過40萬輛的年銷售成績,同比增長30%,以10萬輛的絕對領先優勢再次拉大了與第二名的差距。

  2013年伊始,奧迪已然提出以“用戶愉悅”為核心的“領先者戰略”,2013年奧迪的關鍵詞從“穩中快進”升級為“進中求質”,希望實現在品牌形象、市場份額、産品實力、用戶滿意度、經銷商網路和僱主形象上的全面領先。

  A6L帶頭領跑

  40萬輛年銷售成績的達成,歸功於快速引入豐富的産品結構所帶來的商務及個人用戶群體的穩步拓展。

  其中,奧迪A6L車主作為新增用戶的主力,創造了奧迪A6L全年132872輛的銷量新紀錄,同比增幅達18%。奧迪A6L成為帶領奧迪銷量穩步增長的領跑者,而其餘兩款國産車型奧迪A4L和Q5銷量迅速提升,與奧迪A6L形成三足鼎立之勢。2012年,奧迪A4L的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達到100340輛;奧迪Q5的銷量則為89488輛,同比增幅高達64.9%,這兩者與奧迪A6L一起持續穩定地擴大奧迪主流用戶群體。

  一汽大眾奧迪還擁有多達20餘款的進口車型,這些車型吸引了更多年輕、時尚的消費者,使奧迪的進口車銷量增幅高達38.5%,達到80188輛。這一增速,在包括賓士、寶馬在內的傳統高檔車三大品牌中首屈一指。奧迪品牌以1455100輛的成績穩居全球高檔車市場第二。從2008年至今的短短5年間,奧迪品牌與第一名的銷量差距從20萬輛迅速縮小至8萬輛。

  “穩中快進”成就奧迪式增長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安鐵成表示:“在複雜的宏觀經濟和市場背景下,一汽大眾奧迪從容應對、逆勢上揚,創造了各個方面的新紀錄。可以説,我們兌現了年初的承諾,真正實現了‘高品質的強勁增長’”。

  既要穩步增長,又要追求效率,奧迪式的增長看似不可思議,實則相輔相成。

  一方面,“穩”是企業長遠規劃的穩步推進,表現在一汽大眾奧迪穩定的增長模式、價格體系和經銷商體系。一汽大眾奧迪始終保持“量”與“質”的平衡,在追求銷量成功的同時更追求體系能力的成長,連續幾年保持了銷量30%-40%的穩定增長。

  另一方面,“快”是一種建立在強大體系實力上的應變能力,它表現在一汽大眾奧迪快速的産品引進、市場反應和服務提升。2012年是一汽大眾奧迪有史以來新産品投放最多的一年,多達13款新車覆蓋了各個級別細分市場,尤其是高性能和個性化車型的引入,進一步豐富了奧迪的産品線和品牌形象,也實現了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在服務方面,一汽大眾奧迪不僅開展了各種服務專項培訓,還推出了豐富多樣的二手車、租賃、汽車金融等衍生産品,開拓出新的市場增長點。

  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薄石在總結過去一年時表示:“2012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進入微增長時代,豪華車市場更是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無序、最惡性的價格競爭。而在紛繁複雜的市場環境中,一汽大眾奧迪能夠取得全面的成功正是憑藉著‘穩中快進’的可持續發展思路,贏得了高品質的強勁增長。”

  “進中求質”的領先者戰略

  作為豪華車市場的引領者,一汽大眾奧迪認為未來高端車市場的競爭將是從産品、服務、品牌、用戶形象等全方位深入比拼的時代。為實現以“用戶愉悅”為核心的“領先者戰略”,奧迪將繼續開拓網路,深耕品牌。

  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葛樹文強調:“在可預見的未來,奧迪將繼承以往高品質的可持續增長模式,在2013年提前實現第二個100萬輛的基礎上,于2015年實現年産銷70萬輛的目標。此外,在2015年之前,一汽大眾奧迪將引進奧迪品牌全係産品,並建立起450家經銷商組成的銷售服務網路。”

  為達成這一目標,一汽大眾奧迪將在2013年實施一系列的具體舉措。2013年,一汽大眾奧迪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銷售服務形式,創建包括品牌綜合體驗館奧迪世界和奧迪數字城市展廳AudiCity在內的多種終端銷售和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最尊貴的服務與品牌體驗。同時,一汽大眾奧迪還將推出10款以上高性能、個性化和新能源車型,為用戶帶來更運動、更年輕、更科技的産品體驗和品牌感受。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