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農業農村好形勢力撐新常態 糧食產量"十一連增"

2014-12-24 13:06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經濟日報北京12月23日訊(喬金亮)記者從今天舉行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獲悉: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在高起點上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在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連續2年跨上1.2萬億斤臺階之後,今年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農民收入增幅將連續第5年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有望縮小到3:1以內。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好,為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據了解,今年穩糧增收成為全年亮點。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產品等供給充裕,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全年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農機、農墾、農產品加工業穩定發展,農村改革扎實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業經營體係創新、農產品目標價格改革邁出新步伐,種業、農墾、農村金融等改革穩步推進,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初步形成覆蓋農業生產各領域、各環節的政策支持體係。2014年,我國農業係統積極推動出臺了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補助,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修復、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肉牛肉羊母畜擴群等補助試點;在金融保險支農方面實現新突破,各類金融支農試點試驗漸次展開;努力加大農民增收支持力度,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有保障。園藝作物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再上臺階,蔬菜水果面積、產量實現“雙增”。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引導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預計全年肉類、奶類產量分別比上年增加0.8%和6.6%。加強漁業水域生態保護,推進現代漁業建設,預計全年水產品產量比上年增加3.7%。

  農業科技裝備人才支撐得到強化。預計今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農業部介紹,今年我國加快構建現代種業發展新機制,創建良種產學研聯合攻關新機制,促進了油菜、棉花、甘蔗等薄弱環節機械化。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