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金融  > 正文

神秘家族信托:超級富豪“家務事”玩“頂層設計”

2013-10-30 13: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信托公司對于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頗為關注,已有上海的信托公司希望借助自貿區做大家族信托等業務。受到內地法律環境局限,這一業務在內地發展一直滯後。

  實際上,最近三年,海外的家族辦公室也更加頻繁地派工作人員來中國拓展業務。“5年前,有些家族辦公室覺得在中國市場上下的工夫連個水花都沒法激起。近三年,這些公司反映,中國超級富豪們熱錢流出的跡象明顯,對家族信托的需求迅速升溫。”該人士稱。

  信托法律專家王祚君律師認為,我國信托登記的缺位是家族信托的根本缺陷;除信托公司外,其他機構如成為受托人,需國務院及其下屬主管機構批準;家族信托是個復雜工程,具有獨特性;教育與進入主流社會,是家族信托的主旋律,避稅不是主要目的。

  超級富豪“操心”財富傳承 家族信托炙手可熱

  招行銀行、上海信托、平安信托近期都宣布已經為客戶提供了家族信托服務。

  “國內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家會一哄而上地做一個業務。現在的家族信托就是這個情況。連我們樓下一家成立沒多久的第三方理財公司也號稱要做家族信托,而且把門檻放得很低。但即便是在家族信托很成熟的國家,這個業務也並不普及。”資深業內人士說。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中國富豪階層傳承財富的需求日益強烈。

  剛剛公布的2013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顯示,今年凈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億萬富豪人數達創紀錄的168位,相較于前一年的113位出現大幅提升;中國排名前400位的富豪,總財富達到34746億元人民幣,飆升35%;前100位富豪的凈資產總計19276億元人民幣,激增44%。

  10月22日,瑞銀與Campden Wealth聯合發表的《走向成熟:亞太區家族辦公室找到立腳點》的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研究報告稱,隨著亞太區家族的更新換代,家族業務在創富方面的重要性將被逐漸削弱。報告預測,隨著家族業務的控制權由第一代交到第二代手上,該地區將會有更多的家族辦公室出現,而現有的家族辦公室將更趨專業化。“私人銀行為凈資產100萬美元以上的富人服務,而家族辦公室則為凈資產1億美元以上的富豪解決家族財富的傳承以及家族內部治理等問題。”有關人士稱。

  信托公司在多年充當銀行“通道”後,終于意識到,回歸信托本源才是今後正確的發展方向。一些專業的信托公司,紛紛開始策劃推出家族信托,例如上海信托、平安信托;私人銀行也急切關注這塊業務。同時,銀行體係逐漸收緊銀根,而“自力更生”的私人銀行急需更多的資金、企業家的“源頭活水”。

  “我們已經切實感覺到了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所帶來的壓力。而家族信托恐怕是今後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因為在這個業務上,金融機構,包括信托公司和私人銀行因為客戶基礎好,有信用背書,是有優勢的,我們要抓緊發展。”上海的信托界人士直言。

  蹣跚起步 超級富豪傳承的“頂層設計”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的相關人士介紹,由于健康原因,該行一位私人銀行客戶決定成立家族信托。招行是這款家族信托的財務顧問和托管行,這是華東地區第一單家族信托業務。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上述家族信托的受托財產在5000萬元以上,且有不可撤銷約定。這意味著,隨著該家族信托設立,財產所有權已經轉移至信托公司名下,不可撤銷。從法律層面,被劃入家族信托的資產就被分割出企業與家族之外。而在稅收方面,目前的理解是,由于受托人向受益人所支付的、源于信托財產的增值,不屬于投資交易產生的收益,所以不存在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等問題。同時,由于資產所有權已經轉移給受托人,在法律上已經不歸屬委托人所有,也因此不屬于遺產范圍之內,進而不用繳納遺產稅。

  “但是,據我了解,委托人,也就是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還享有財產管理權,可以決定投資方向。這在西方的家族信托中是不被認可的。因為一旦委托人家族被追債而打官司時,對方律師可以很容易地證明委托人對所委托的財產有支配權,那麼這部分財產就將被用于償債。這在西方叫虛假信托。”上海某信托公司資深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此外,國內目前的家族信托中還有不少條款來約束後代行為。

  例如,有些家族信托甚至有條款約定,如果子女(受益人)考不上大學,則一分錢也拿不到。如果子女考上父母列出的知名學府,或是選擇不斷深造,他能支配更多的錢。甚至會有更細致的就業條款約束:畢業後必須找到全職的工作,全職工作必須一個星期上班超過5天,一天必須超過8個鐘頭。如果失業,受益人將得不到資金支持等等。還有婚育條款約束:受益人如果結婚,會有一筆結婚基金,每生育一個後代,孫輩也將享有信托收益。不一而足。

  “除非你自己做過自己的家族信托,否則你永遠無法知道家族信托的全貌,甚至連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也只能知道和自己相關的信托條款是怎樣規定的,而無法知道全部條款。”信托法專家說,“這也是信托的魅力所在。”

  信托法律專家王祚君律師認為,委托人在家族信托中的作用無可非議。用簡單的條款約束家族後代的行為只是很初級的做法。家族信托是個復雜工程,在家族後代的教育上做文章,並保證其進入主流社會,才是家族信托的主旋律。

  但是,中、外家族信托有一點是共通的:都是法律專家比拼對法律的精通程度。是富豪們用法律武器保護家族財富、和國家法律博弈的過程,可謂“貓鼠遊戲”。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管理和傳承財富和家族,避免家庭因財產繼承等“內訌”,更是一種“頂層設計”。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為頂級富豪傳承財富的榮耀身份背後,家族信托也發揮著“陰暗”的功能:利用法律工具來“回避”法律,幫助富人解決情人和非婚生子女的財務問題,讓富人實現不按時納稅,讓富豪的財富躲避債務……

  反洗錢解決方案提供商威科金融服務(Wolters Kluwer Financial Services)總經理及養大去總裁Michael Thomas介紹,目前各國反洗錢行動中最難甄別的一類資產就是注冊在離岸島上的信托基金。換句話說,信托基金被經常用作洗錢工具。

  障礙重重 家族信托開花結果尚待時日

  10月28日是霍英東7周年忌日,但其家族爭產案卻安排于當天上午在香港高等法院重開。雖然霍英東對其身後家產分配事宜早已做出安排,但仍未能避免子孫爭產。香港媒體評論說,這對香港的富豪起著重要的警告作用:他們必須改變傳統華人富豪大多在臨終前才決定其財產分配的做法,而應在其精力充沛時就為財產分配做出更詳細的安排。

  富豪們較常用的財產分配安排是使用家族信托基金,即把家族財產注入信托基金,讓家族成員成為受益者,霍氏家族也不例外。但由于這種信托基金難以解散,令家族成員捆綁在一起,如果家族成員之間出現紛爭,便可能要對簿公堂,公開決裂。這應是富豪們需要留意的一個重點。

  但家族信托是否就真的安全呢?

  一代歌後梅艷芳于2003年病逝後,巨額遺產交由匯豐信托基金管理。過去近10年,遺產基金為應付梅媽的生活費及其他費用,曾出售梅艷芳的海外物業,並于前年拍賣部分珠寶籌得逾681萬港元。由于梅艷芳的遺產基金所余無幾,她的恆安閣故居也于上月以1.47億港元售出。因梅艷芳的故居很快要交割,遺產信托基金又將屋內的遺物交由拍賣行處理,于10月12日在香港中環進行拍賣。一代歌後的財產就這樣四散,令人唏噓。

  “即便是像這樣最後財富幾乎全無的家族信托,你也不能就簡單地下結論說是匯豐信托基金管理得不好。因為沒人知道梅艷芳設立信托的初衷。也許她就是想在身後讓財富一同消散呢。”上海某信托公司相關人士解釋。

  在國外延續逾百年的家族信托正是在不斷地遭遇法律糾紛、不斷試錯過程中發展而來。在這點上,國內的家族信托並無捷徑可走。而且,中國的法制土壤能否讓家族信托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還有待觀察。

  首先,個人的私有財產委托給信托公司是否就真的“安全”,一直是個疑問。

  如果委托人設立家族信托之後,委托人的企業因經營不善而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在有信托登記的情況下,家族信托作為信托財產,理應受“破產隔離”的保護,而不在清償資產之列。但我國現在仍沒有實現信托財產登記;其次,也沒有破產隔離的相關實施細則。再加上目前的家族信托中,委托人仍對信托財產有相當的控制權。那麼對于已經設立的家族信托財產的有效性的判定,只能由法院進行裁決。如此一來,家族信托財產的安全性就更加令人懷疑。

  其次,在國內目前要實現不動產的產權轉移成本非常高,甚至不可能。我國的房屋產權變更一律視為交易,會被徵收交易稅。而且以企業法人的名義持有房產的稅費要高于個人,並以每年1.25%的比例遞增。而委托人名下的商鋪要想過戶到信托計劃這樣一個非法人的名下,就更是難以做到。而不少富豪的財產中都有大量不動產。這部分財產不能信托將是制約家族信托發展的一大障礙。

  再說受托人的選擇。無論是在國內的信托公司還是私人銀行,成立的時間都不過區區十幾年。如果是第三方理財機構,成立的時間就更短。能否承擔家族財富在幾代人之間的傳承的確有待時間考驗。在國外,家族信托的受托人像委托人一樣都是家族性的,也是幾代人之間的業務傳遞。這和國內私人銀行、信托公司的國有背景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又和國內第三方機構的非國有性質不一樣。

  在國內,最現實的問題是,如果受托的金融機構倒閉破產,家族信托該怎麼辦?信托法律專家解釋,這個問題倒是好解決:信托合同和合同法中都會明確規定,由委托人重新選擇受托機構。委托人身故的,可由監管部門指派新的機構繼續受托。

  但上述說法畢竟缺少實踐檢驗。

  業內人士坦言,放進信托的資產,因為權屬的變更確實會有風險。誰也不敢說哪家私人銀行或者信托公司就是最好的,所以還是要從法律架構的設計上保護自己保護信托。

  □本報記者 高改芳

[責任編輯: 王君飛]

相關信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