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隨著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公佈對華贏凱來的立案偵查,其投資的“巴鐵藍圖”,如今極大可能落幕。只是,這出“大戲”落幕之後,其間暴露出來的問題卻不能隨之落幕。其中,利用“包裝術”忽悠地方政府、並形成一條可怕的忽悠“利益鏈”的行為,更值得反思。
就是這樣一家“忽悠公司”,由於利用百億元投資作誘餌,因此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先後與河南省南陽市、河南省週口市、天津市河北區、河北省秦皇島市等達成“合作”,秦皇島市的北戴河區還為其建設了一條巴鐵試驗線。眼下,這條試驗線已被悄悄拆除。
只要稍稍留心,華贏凱來“巴鐵藍圖”的真相就不難識別。要知道,既然被稱作“巴鐵藍圖”,至少應當有已經形成的生産線,有先進的技術,有正式的産品,有強大的研發機構和研發隊伍。尤其在提出百億元投資計劃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關注這些方面的要素,要能夠看到廬山真面目,而不是聽信企業亂吹。那麼,為什麼這些與巴鐵科技達成合作意向的地方,竟然沒有察覺,沒有對其表示懷疑,而是繼續寄希望於華贏凱來為其帶來“大項目”呢?顯然,是被“百億元投資”的誘惑迷住了雙眼。
也正是因為有了地方政府部門的“密切合作”,華贏凱來的忽悠才具有效率,巴鐵科技的“藍圖”才會那麼“美麗”,廣大投資者才會不斷上當。而華贏凱來一旦通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獲得了首筆資金,也就可以拿著這筆資金當誘餌,繼續以“百億元投資”忽悠其他地方,簽訂更多的合作意向,並拿著這些合作意向欺騙更多的投資者。透過這條“利益鏈”,除了滿是忽悠和詐騙,巴鐵則成了永遠的噱頭,永遠不會進入現實。
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沒有政府部門與巴鐵科技簽訂的意向協議,很多投資者可能還不會上當。從這個角度來講,在華贏凱來禾集資詐騙案中,與巴鐵科技簽訂意向協議的地區,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畢竟,老百姓也好,投資者也罷,對政府的信任度還是很高的,尤其在涉及利益方面,有了政府的參與,吸引力就會大大增強。更何況,在這條“利益鏈”中,還有一家“山寨社團”——中國金融管理協會,其頒發的協會理事單位標牌,也是華贏凱來實施忽悠與詐騙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在,巴鐵的畫皮終於剝開,等待違法者的也將是法律的嚴懲。問題的關鍵是,那些巴鐵忽悠的地方政府、“山寨社團”如何反思和處置。尤其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吸引投資、引進項目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何去做,卻需要認真思考。招商引資,決不能聽人説,聽人吹,更別説“百億元投資”這樣的大項目。如果連最基本的情況都不了解,就與對方簽訂合作意向,就有可能成為他人牟利的籌碼。
現在類似現象並不少見,正是因為並不少見,對巴鐵案件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門及直接負責人,就必須進行一定的責任追究,以儆效尤。譚浩俊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