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常態化行而未遠便遭遇如此之多的非議,一些過激的聲音甚至又在嚷嚷著要叫停,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其最根本的原因,在筆者看來,並不是什麼別的,而是改革的師出無名。
無可否認,IPO常態化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支援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同時,企業申請上市也可給資本市場引來源頭活水,使高品質的上市公司與市場增量資金之間所存在的高度正相關更好地起到活躍市場的積極作用。就此而言,證監會在依法監管,嚴格監管,強化監管有所進展的基礎上積極推進IPO常態化,這個決心應該説並沒有什麼錯,至少説沒有大錯。
在註冊制改革被擱置的條件下,監管是不是有可能成為IPO常態化唯一靠得上的選擇呢?不能不看到,依靠有力的行政干預和監管支援,即使在短時間內有可能對虛假資訊披露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不法違規行為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並通過對興風作浪的資本大鱷的打擊,在一定程度上為IPO常態化的推進掃除一些市場障礙,但是在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如果老是只能靠這種依賴行政權力的決斷而缺乏相應法律依據來處理各種市場問題,則何以保障對新股發行審核真正意義上的“公正、公平、公開”,且又如何在涉及懲治造假、強制退市以及規範大小非減持等許多各種各樣常見問題上,不至於使得蹺蹺板、翻燒餅等現象勢不再依然成為司空見慣屢見不鮮的常見現象呢?無可否認,所有的這些,對於我們的市場來説,都不能不成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具有根本性影響的問題。實踐已經證明,並且也許還將一再地繼續證明,困惑著我們的市場也困惑著我們的監管者和投資者的這些老問題,除了在深化改革的基礎上推進依法治市之外,繞,顯然是繞不過去的。就此而言,只講監管而不講改革的IPO常態化,又何以得以繞得過去呢?
“資本市場沒有穩定的市場環境,任何改革都無法推進。但另一方面,如不改革,資本市場就無活力,穩定就無基礎。改革和穩定是相輔相成的。”劉主席的這番話,在筆者看來,説得最正確也不過了。在任何一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中,向前看才是推進市場改革進步的目標和方向,而回頭看則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再戰。一個人生了病要治,但無論什麼病,也不能老是用休克療法去治,弄不好,病還沒治就先把病人給治死了。更何況,新股帶病發行即使未必是什麼不治之症,又怎麼有可能能夠在連續9次暫停了都沒治好的情況下,卻還要反反覆復地去繼續指望這個治不好病的老套路呢?這是無論如何也是説不過去的。
目前這種主要只是加快了新股發行進度的所謂IPO常態化,不僅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註冊制,也算不上什麼準註冊制,至多只是同此前多次暫停之後又重新啟動的形式主義新股發行改革一樣的換湯不換藥而已。真正意義上的新股發行改革或並不在於冠不冠什麼名頭,而在於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堅持問題導向的改革哲學,下決心根治行政權力為帶病發行做背書的制度性頑疾,從而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資本市場的改革所需要解決也必須解決的根本性問題。“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改革,只有改革,才是IPO常態化唯一走得通的正確方向,同時也是使之真正有可能行而久遠的活的靈魂。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