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16家國企現身“500強虧損榜” 大而不強該如何反思

2014-09-07 08:3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以企業總資産規模來排座次的“500強”,本身就不能證明上榜企業是真的“強”,“盤子大”可能是建立在鉅額虧損和債臺高築的基礎上。規模的壯大既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在增強,更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最缺乏的創新能力上了一個臺階。

國企

   新華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 徐曼曼)光鮮的外表,尷尬的內在。這是“世界500強”榜單上部分中國企業的真實寫照。

   近日,有媒體統計,“世界500強”榜單中一共有50家公司在2013年出現虧損,其中中國獨佔16席,且全被內地國企所包攬,“遙遙領先”美國4席。16家公司虧損總額高達人民幣377億元。16家營業收入方面的“巨人”,卻成為利潤和效益方面的“矮子”。

   其實,以企業總資産規模來排座次的“500強”,本身就不能證明上榜企業是真的“強”,“盤子大”可能是建立在鉅額虧損和債臺高築的基礎上。

   煤炭上榜企業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2013年以35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居2014年世界500強的第328位。該公司當年虧損3.7億美元,是中國上榜煤炭企業中虧損最大的一家。

   鋼鐵行業也深陷虧損的泥沼。以河北鋼鐵集團為例,該公司在2013年以4280萬噸的規模居中國鋼鐵企業首位。同時,它也以408億美元的營收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71位,但遺憾的是,2013年的數據顯示,河北鋼鐵集團虧損1.38億美元。

   有色行業同樣難言樂觀。按體量計算,中國鋁業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鋁製品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454億美元,虧損11.4億美元。

   “500強虧損榜”可以被看做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的一個縮影。

   作為中國企業虧損重災區的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如今正在為過去十多年的粗放式發展“埋單”。國際局勢的變幻、中國經濟增長趨緩、行業無序競爭、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共同成為制約上述行業發展的因素。伴隨著需求量的下行,産能過剩這一頑疾更加顯得刺眼。而産能過剩行業大多集中在國企,因此16家國企出現在“世界500強”虧損榜並不令人意外。

   更可況,屋漏偏逢連夜雨。産能過剩問題還未解決,此前的國企大量舉債又到了需要償還的時候。

   “虧損王”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在經歷了2013年巨虧後,該公司的資産負債率更是從2012年年底的接近90%跳升至97%的警戒線。

   鞍鋼集團2012年年報顯示,截至該年底負債合計1702億元;一年半後,2014年中報顯示,負債合計達到1995億元。短短一年多時間,負債膨脹近300億元。

   2014年的情況也仍未見好轉。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雖然達到1.43萬億元,但國企成本增幅依然高於收入增幅,負債增幅高於資産增幅。

   近年來,國企為了做大,不止在國內紛紛進行資産重組,在海外頻頻上演“大冒險”,折戟而歸的卻不在少數。例如中鋁就飽受“秘魯銅礦被停”風波的困擾。據報道,中鋁從2008年開始已經陸續投入了34億美元用於該礦,而這也並非中鋁首次海外“失手”。剛剛公佈的中鋁半年報,雖然營業收入超過700億元,但凈利潤依然出現41.23億元的虧損,被戲稱A股上市公司最大“敗家子兒”。

   産能過剩和大幅舉債透支了太多的盈利能力。面對“內憂外患”,國企想要扭虧為盈路途艱難。不過,既然是做企業,從市場角度來分析,不管有多少客觀因素的制約,出現如此嚴重的虧損,企業難道就沒有預見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應對能力嗎?可見,問題的根源還需從自身尋找。

   首先,處在壟斷溫室裏的國企是否做好了參與到殘酷市場競爭中的準備?地方政府是否能夠擺脫“一虧損就補貼”的思維?

   其次,國企領導“高官又高管”的行政化現象何時能夠解決,健全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何時能建立?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見,“世界500強”企業中畢竟還有100家中企上榜,這至少證明了中國經濟的體量確實在提升。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晰地看到,規模的壯大既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在增強,更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最缺乏的創新能力上了一個臺階。

   近期,無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是國企薪酬體制改革廣受讚譽都説明,只有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激發國企發展的動力,才能既贏了“面子”,也掙了“裏子”。

[責任編輯: 李丹]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