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評論:推進國企員工持股需要制度創新

2014-05-19 09:2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如果制度上存在裂隙,必然會被利用,導致改革的路徑出現偏差。要讓國有企業員工持股順利推進,並出現積極的效果,必須認真總結以往實踐中出現的教訓,從制度上進行改進、創新。”

  隨著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有關國企員工持股的議題再度成為熱點。有媒體報道,國企員工持股意見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討論完畢並下發。但是哪些人具備持股資格,是管理層、技術骨幹還是可以面向所有企業職工,卻尚無定論。

  在國企員工持股的決策上出現的這種遲疑,是有歷史原因的。在既往的國企改革中,無論是國企全員持股還是管理層持股,都已有過實踐,但效果並不理想。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A股市場剛剛建立時,大量國企改制為上市公司,在發行股票時政策允許留出一部分額度向內部職工發行。但由於當時新股發行是稀缺資源,導致很多黨政官員利用發行審批的權力向公司索要內部職工股,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問題,最終導致中央有關部門取消了內部職工股。其後,為了對國企高級管理人員進行激勵,政策面上又允許這部分人通過內部人收購(MBO)的形式持有國企上市公司股份,但由於缺少明確的制度約束,又導致一些高管通過複雜的股權交易,成為國企的實際掌控者,國有資産嚴重流失,最終這項探索也未能大範圍地推廣。

  無論是國企全員持股還是管理層持股,對於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的國資國企改革都有正面意義。職工持股,在企業既能得到勞動收入又能得到資本收入,其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結合在一起;而管理層持股則更把管理層的收益與企業經營狀況直接捆綁在一起,因此可以促進企業內部人員形成利益共同體,推動企業發展。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高級管理人員,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個人利益,這是作為“經濟人”的一種正常的追求,但如果制度上存在裂隙,必然會被充分利用,讓自己的利益實現最大化,從而使期望達到的目標成為空中樓閣,導致改革的路徑出現偏差。要讓國有企業員工持股順利推進,並出現積極的效果,必須認真總結以往實踐中出現的教訓,從制度上進行改進、創新。

  國企是全民資産,不管是國企職工還是高管持股,都會産生一個問題,即他們作為企業內部人先行得到了企業外部人員很難得到的對某一個國企的股權,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就應該是嚴格地評估企業資産,持股人必須拿出足額資金來購買股份。在前期進行的MBO試點中,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可以以很低廉的出資輕易成為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從而引發了很大的社會矛盾。因此,推進員工持股,一個不能缺少的“前道工序”是對國企資産進行嚴格評估,精準確定每股價格。這可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進行,這個價格應該與國企員工持股等同,而不能有例外,尤其是不能對高級管理人員搞特殊化。

  國企職工持股,會導致公司的原始股東大量增加,這造成了與上市公司原始股東不能突破200人的規定直接衝突。有的公司以職工持股會的形式將內部職工持有的股份集中起來,但這被證監會所否定。一些企業為了上市,不得不要求職工通過場外市場將自己的持股出售,甚至強行由企業高管收購,加劇了企業內部矛盾。在法律上限制原始股東的人數是為了讓公司上市以後不會産生力量過大的原始股東對新加入的社會股東的利益侵犯,但職工股一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此政策面上可以設立一個特別條款,將員工持股排除在“200人”之外。

  在以往的實踐中,還出現了一個問題,員工在公司上市後往往將股票一拋了之,這使得員工持股成了一種短期福利,員工持股的意義也不復存在。在股市低迷的情況下,員工大量拋股還容易造成對行情的衝擊,引起社會投資者的不滿。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規定員工持有的股份在其于本公司工作期間不得蒐集或轉讓(從二級市場購入的除外)。證監會目前正在探索進行優先股試點,國企員工持股也可以和這項試點結合起來。優先股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國情設計出一套新的制度模式,將其用在對國企員工持股的制度設計之中。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