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外貿新“國十六條”著眼“以長帶短” 凸顯施政新思路
中新社記者 石岩
一如此前各界預期,15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公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不同於歷次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這一被稱之為外貿新“國十六條”的文件著眼于“以長帶短”,鮮明地透露出新一屆政府“以改革思維解決現實問題”的施政思路。
海關總署日前發佈的2014年前四個月進出口數據顯示,4月份外貿整體走勢仍延續一季度下滑趨勢。15日發佈的《意見》也坦陳,目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實現全年預期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事實上,外貿“保衛戰”的集合號早已吹響。在一季度中國外貿開局不利的情況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援外貿穩定增長和優化結構有關工作。15日公佈的《意見》便被視為是這次常務會議的進一步細化。
人們注意到,2012年9月,面對外貿的嚴峻局勢,國務院辦公廳亦曾下發過一版“國十六條”。與舊版“國十六條”將“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置於各項任務之首相比,新版“國十六條”則首先強調,要“著力優化外貿結構”,並將“進一步加強進口”置於首要任務。
從強調“促出口”到著重于“加強進口”,這其實是中國外貿轉型升級中的一個“里程碑”式轉變。長期以來,中國依靠強有力的出口積累起巨大的貿易順差,一方面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對外依存度畸高、資源和環境遭破壞及人民幣長期面臨升值壓力等不利影響。
有鋻於此,中國將加強進口置於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僅有利於外貿結構的趨於平衡,中國由此可以更加深度地融入國際分工。結合國內淘汰落後産能的進程,擴大相關産品的進口不僅有利於中國國內産業轉型升級,亦有利於民生的改善和資源環境的保護。這是“以改革思維解決現實問題”的生動體現。
“以改革思維解決現實問題”的施政思路,在新“國十六條”中多處均有體現。如,《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分析認為,這不僅有利於為外貿企業營造更加穩定的結算環境、刺激跨境貿易增長,將其置於中國匯率改革、人民幣國際化等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意義更加深遠。再如,《意見》明確,要支援服務貿易發展,並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這有望與國內正在推進的“營改增”擴圍形成共振,從而進一步推進相關領域改革的步伐。
在擴大出口方面,新“國十六條”亦開列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如,《意見》明確,將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同時改善融資服務、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這些都是實踐證明能大力提振出口的“良藥”,短期內便有望立竿見影。
值得注意的是,15日公佈的16條意見,逐條明確了責任單位,涉及11個中央部門,這種“承包責任制”,有利於保障穩外貿政策的推進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