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汝婷 張紫赟 喻珮)“客棧平時150,節假日680”“人山人海煞風景,到此一遊是合影”“一放假,全國人民都堵在了高速上”……近幾年來,景區漲價、節日擁堵和休假扎堆,是困擾著中國遊客的“老三難”。
五一小長假,各大景區依舊火爆,也讓旅遊“老三難”再次暴露于公眾視野中。記者調查發現,這幾大難題環環相扣,亟待通過政策規範、景區管理等多方合力破題。
太貴:吃、住、行都“逢節必漲”
“臨江房680元一晚,小長假前幾天就訂滿了。”鳳凰古城一家客棧的老闆告訴記者,往常臨江房的價格在150元左右。而位於鳳凰縣的某五星級酒店,標準間平時每晚300多元,4月30日晚對外標價已漲到800多元。
“之前接到遊客投訴,為什麼平時500多元的酒店長假漲至近900元。”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宣傳科章寅虎説,與五一小長假相比,十一黃金周的價格漲幅更大,住宿漲幅在50%左右。“有的民宿、農家樂,住宿價格甚至翻番漲。”
“短途交通漲幅在30%左右,機票漲得更高。”安徽新天地旅行社總經理岳青松告訴記者,以合肥到海南為例,日常航空公司給旅行社的機票折扣在4折左右,小長假期間只能給到8折,這樣往返僅機票就比平時貴1392元。
記者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多個景區走訪發現,“逢節必漲”是各大景區的普遍現象,酒店價格翻番甚至更多,餐飲配備兩套功能表,節假日用“高價”版,交通漲價更是立竿見影。
“漲價是一種市場現象,並不是完全不可以,旅遊高峰期漲價也很普遍。關鍵在於不能漫天要價,不能瘋漲,要有一個‘天花板’”。武漢大學旅遊發展與行銷研究中心主任熊元斌認為,景區價格在有“市場的手”進行調節的同時,還需要“政策的手”加以規範,例如設置漲價比例上限。
“按照國家政策,景區很多方面價格都是放開的,但張家界制定了一個最高限價。”張家界旅遊局局長丁雲勇告訴舉例,最高限價是在酒店平日掛牌價的基礎上,制定一個具體的漲價比例,“比如掛牌價800多元的酒店,漲價不能超過百分之幾十。”
熊元斌、丁雲勇等人指出,從市場的角度來説,節假日景區“吃、住、行”漲價與供需關係失衡有非常密切的聯繫。“供給成本上揚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需求量短時間內暴增。”
太擠:景區處處“爆棚” 高速條條“擁堵”
供需關係失衡,簡單來説,就是節假日景區“爆棚”了。
“鼓浪嶼要被踩沉,泰山堵得人發瘋。”“北京動物園,99.99%的動物都是人。”“西湖斷橋,只見人頭不見橋頭”……景區究竟擠到了什麼程度?從遊客們的種種“吐槽”中可見一斑。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小長假第一天,安徽黃山接待遊客2.0854萬人次,同比增長79.3%;天柱山景區接待遊客6.6萬人次,同比增長184.5%;張家界武陵源景區一次性進山人數達到19494人,同比增長64.6%……
1日晚,國家旅遊局網站發佈消息,北、上、廣等地主要出城道路出現嚴重擁堵,高速堵車長龍達數十公里;全國鐵路1日旅客發送量破千萬人;2日,公安部交管局數據顯示,山西五台山、安徽九華山、四川九寨溝等景區道路交通流量增長200%以上……
事實上,為了引導、控制客流,不少景區已推出相應政策。“我們會通過網站、廣播、手機短信和景區大顯示屏,告訴遊客哪個地方現在比較擁擠、哪個景區還有承載空間。”丁雲勇説,資訊公開是引導遊客分流、避免發生擁堵很好的方法,此外還可限流售票。
不少景區都開始設定遊客數量的最大承載值。安徽黃山施行每日最大承載量限定制度;武漢旅遊業率先出爐了全國首個旅遊環境承載量標準規範,規定景區遊客量一旦接近最大承載量,景區和旅遊部門要採取分流、疏導……
景區客流管控可以治標,但如何治本?“根本還是在於落實帶薪休假的老問題。”安徽省旅遊局安全假日辦主任梁曉瑩認為,要緩解景區爆棚現象,平衡供需矛盾,關鍵在於要改變“集中出行”的現象。
扎堆:錯時休假待探索 帶薪休假未落實
“集中出行”最重要的推動力,自然是“休假扎堆”。
丁雲勇、梁曉瑩等業內人士指出,沒有真正實現“錯時休假”,沒有將帶薪休假制度落到實處,是中國旅遊目前面臨“老三難”的根本原因。
安徽省淮南市市民楊玲是一名旅遊愛好者,但剛剛入職一年的她被領導以“任務重,年輕同志多努力”駁回了休年假的申請。楊玲説,她和她的同事帶薪休假普遍難以保證。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陳愛如認為,正是由於帶薪休假有名無實,國家法定節假日才會成為大量國民外出遊玩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全民出遊的擁堵局面由此而來。
“最明顯的是公務員、國企員工等群體,現在基本是按照國家法定的休假制度來旅遊出行,給旅遊市場造成一定壓力。”丁雲勇建議,應該要設立相關制度,讓民眾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休假的時間和空間,讓帶薪休假的權利得到法律保障。
熊元斌分析説,當務之急不僅要用帶新休假制度強化保障市民出遊的權利,還要嘗試建立錯時休假制度,讓國民分流實現出遊需求,“不能十三億人都用一套休假辦法。”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