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與其“讓利”於民莫如破除壟斷

2014-03-04 09: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石化近日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對油品銷售業務板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這一舉措,使中石化在股票市場上收穫了5年來首個漲停板,油氣改革概念股也受到市場追捧。

  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混合所有制破局,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第一個央企破除壟斷的案例,意味著民資將能夠逐漸參與國企油氣零售業務,這無疑是在深化改革的路途上向前邁進了一步。但是,由於尚未出臺具體的操作細則,許多相關民營資本都在期望與觀望之中。

  這些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諸如“非公經濟36條”、“中小企業29條”、民間投資“新36條”及其42項實施細則,等等。民間投資的準入領域雖然部分放開,但“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依然大量存在。全國工商聯的調研顯示:一是放開方式不明,一些行業的實施細則沒有明確民間資本的進入途徑、進入後的具體管理和運作方式。如在電信領域,民間資本主要集中在增值業務領域,基礎電信一直由三大國有運營商掌控。二是放開力度不夠,還存在利潤薄弱或急需資金的“骨頭”向民間資本放開,一些領域利潤豐厚的“肉和湯”還沒有放開等現象。三是一些領域“名開實禁”,即名義上向民間資本放開,但由於市場化改革不到位,實際上仍處於禁止狀態,民間資本無法進入。如在市政公用事業領域,水、電、熱、氣價格受到嚴格管制,投資收益無法預期,儘管已開放10多年,但民間資本進入熱情不高。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課題組不久前發佈的調研報告《國有企業的性質、表現與改革》提出,國有企業的利潤主要是由壟斷企業實現的。138家央企70%以上的利潤由十家左右壟斷企業創造。而國企表現出來的績效並非其真實績效,是在享受種種政策優惠,和民營企業在不平等的經營環境下所體現出的績效。這種不平等主要體現在政府財政補貼、融資成本、土地及資源租金等方面。

  報告還顯示,2000年到2011年,“三桶油”通過對原油進口的控制,導致石油壟斷企業之外的其他煉油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每年因此而損失約3000多億元銷售額。

  種種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雷聲大雨點小”的嚴峻現實表明,徹底打破壟斷,是民企進入的前提。以石油領域改革為例,應該取消對成品油非國營貿易配額只能用於進口燃料油的審批限制,允許具有成品油進口資格的民營企業在配額內自行進口包括汽油、柴油在內的一切成品油。同時,完善各地石油交易中心,建立活躍的成品油流通市場,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在保持三大國有石油集團全面控制上游資源的狀況下,逐步分拆其煉化和零售業務,特別是要通過保護非國有煉化和零售企業的權益與油源供應,抑制國企在成品油零售市場的壟斷性擴張。此外,應開放原油和成品油的非國營進口渠道,豐富成品油供給。

  中石化攜手民企賣油,被媒體稱作“慷慨割肉”,頗有點兒“讓利”於民的意思。這僅僅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姿態。從全面深化改革、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方向看,與其小恩小惠地“讓利”於民,莫如徹底打破行政壟斷,儘快建立和完善平等、公正、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努力創造一個法治和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讓以民間資本為主的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讓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國強民富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