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將進入怎樣的“深水區”?新的一年各項工作如何展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引人關注。
兩會前夕,新華社記者深入採訪,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六個方面看中國改革發展走向。
經濟:改革更深入,發展更全面
自3月1日起,隨著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在上海自貿區的放開,上海金融機構對自貿區內居民小額外幣存貸款可以自主定價,居民也可以貨比三家了。
也是這一天,全國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開始全面實施,全國1000多萬家企業不再趕到工商部門進行年檢,只需通過網路進行年度報告公示即可。
外幣存貸款自主定價、註冊資本登記,都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最新舉措……
在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河南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沁新看來,兩會召開前這麼多的經濟改革舉措齊頭推進,可謂多年少見。
“中國經濟的動力在於改革,企業生命在於創新。”任沁新説, “今年兩會將會聚焦改革議題,我們對此充滿期待。”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火車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的15個方面改革任務中,6個是經濟,1個是與經濟密切相關的生態文明體制,佔了所有改革任務的近一半。
以改革增添發展動力,以改革推動轉型升級,這在今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從全球看,當前世界步入危機後再調整時期,發達經濟體有所復蘇,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放緩,全球經濟格局複雜多變;國內看,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向中高速平臺轉軌,在地方債務風險、環境治理等挑戰的背景下,經濟下行和轉型的壓力加大。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關鍵期,也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2014年我們將面臨嚴峻考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説。
2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確保經濟運作處在合理區間,著力推動提質增效升級。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