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多年“被下課”的傳聞終於塵埃落定。掌舵中遠集團長達15年的“老船長”魏家福結束了職業生涯。在*ST遠洋頂著A股“虧損王”的帽子,股票面臨退市風險的慘澹陰影下黯然離場,顯然不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幾年來,在股民批評的“炮聲隆隆”之下,魏家福一言一語,動輒得咎,十餘年功績早就毀大於譽,甚至被稱為“敗家子”,網路上指摘魏家福經營管理問題大有人在,一副“甚矣,汝之不惠”的面孔。
事實上,在當今的航運業,幾乎沒有一家航運企業不在慘澹經營,不被嚴重虧損所困擾。即便航運業之外,也有一大批企業包括大型央企的虧損幅度與中遠集團相當。但考慮到利潤盈虧的極端性,加上大型央企的地位,*ST遠洋已經成為市場觀察決策者改革路徑的重要風向標,是能否實現“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一塊試金石。
從魏家福在中遠集團的發展來看,“樂觀主義”是多年來的主基調。樂觀主義驅動加上大型央企的背景,公司資金杠桿不斷放大,2006年中遠集團曾拋出一個“資金541需求結構”,即50%的發展資金來自於資本市場,不還本、不付息;40%來自銀行貸款;10%來自利潤積累。正是在他擔任中遠集團掌門人的15年內,中遠集團的資産規模達到了船舶700余艘,5100多萬載重噸,船隊規模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加大杠桿,敢於做多。中國遠洋登陸A股之後,曾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別創造了190.85億元和108.30億元的高利潤。而在2008年初,代表幹散貨航運景氣度的BDI指數,一度突破1萬點。繁榮的航運市場以及亮麗的盈利業績,形勢一派樂觀,當時魏家福提出,不僅要造船,還要大量租船,以儘快擴大公司船隊規模。
但盛極而衰,金融危機爆發後,潮水退去,航運業一落千丈,雖然中國推出4萬億救市,拉動中國大宗商品進口猛增,使得公司2010年凈利潤達到67.6億元。但是“飲鴆止渴”之後,國外出口市場的萎縮和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加大,使得中國遠洋連續兩年都有百億左右虧損。
當前,馬澤華接任中遠集團董事長,擺在他面前的這艘大船,仍需堅定地去杠桿化,加大資産變賣力度。因為一旦今年再虧,*ST遠洋將面臨退市的風險。2013年至今,*ST遠洋已經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遠物流100%股權,以及其控股子公司中遠太平洋又出售所持有的中集集團21.8%股權。
樂觀時不斷加杠桿,悲觀時不得不去杠桿。如是觀之,放眼當前國內市場,面臨中遠集團類似尷尬境界的不在少數,不論國企或是民企,都普遍面臨去杠桿化的問題,是借貸硬撐,還是變賣清算,時刻困擾著企業的發展。
*ST遠洋只不過M2超過百萬億的宿醉醒後的中國經濟以及中國企業的一個縮影。而魏家福作為加大杠桿操作博取最大收益的時代英雄角色,在露出底色後不得不尷尬落幕。那些在股市潮水中,追漲殺跌者的批評聲音,也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寫至此,忽想起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中一段話,“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顯然,經濟盛衰輪迴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人類“動物精神”,能居庸持中者有幾人?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