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湖南鳳凰古城煙雨濛濛,打著傘排隊購票的遊客排成長龍。隊伍裏的導遊熊一峰是10日首批在鳳凰古城購票的遊客,“門票制度的調整,讓購票的難度增大了,排隊時間更長了。”
另一邊,鳳凰古城民族服飾店的老闆趙超也犯了愁。他告訴記者,很擔心新的門票制度實施後,入景區的遊客會減少,店子的生意很難支撐下去。“希望依然可以免費遊古城,和從前一樣。”趙超説。
4月10日,鳳凰古城“免票遊覽”成為歷史,遊覽古城和南華山神鳳文化景區從此需購買148元/人的門票。
2007年,中國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規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於3年。今年恰逢景區門票“三年限漲令”的第二個“解禁年”,年初以來,中國不少景區掀起了一波“漲價潮”:揚州瘦西湖景區票價由120元升至150元;江西婺源景區通票價格由180元上調到210元;四川峨眉山旺季門票從150元升為185元,淡季票價從90元升到110元;湖南張家界黃龍洞和寶峰湖景區門票價格都上調20元……
從業11年的導遊張曉説,面對景區門票“節節高”,遊客們有無奈也有抱怨,最大的問題在於某些景點存在“提價不提質”的現象。張曉舉例説,江西某景區2004年之前門票是30元,2008年漲到了120元,可是景區除了修繕了大門,增加了一條需要遊客額外掏錢的索道,沒有整改提升。
業內將景區強設大門、修繕週邊的方式戲稱為“圈地運動”,“也就是為了收門票,所以人為地在景區設一扇門,加一下不必要的人為景觀,”張曉説,在門票經濟的驅使之下,景區價格的增長和品質的提升很多時候並無必然聯繫。
門票經濟也給旅行社的經營帶來尷尬。“門票一漲,旅行社報價就得跟著‘水漲船高’。報價一高,遊客參團興致就減少了,”湖南海外旅行社總經理劉韌告訴記者,一些規模較小的旅行社為了防止客源流失,提升競爭力,只好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
另一個問題在於,國內景區漲價後相比出境遊失去競爭力。劉韌介紹,出境旅遊一般包機居多,而包機遊的成本主要控制在旅行社手中,所以往往價格比較穩定。“去泰國現在報價3000多,漲價之後去海南島也是3000多,有遊客會想,既然錢差不多,國內到處都人頭攢動,出國玩一玩不是更好嗎?”
張家界景區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門票漲價,有運營成本的因素,但更多是源於景區提質擴容的需要。“提質擴容的背後,最大的無奈在於門票收入分成部門太多,可用於景區建設的部分比重太低。”
《武陵源核心景區門票價格構成表》顯示,票價180元被分成了大門票、環保車兩大項,涵蓋14小項,而費用執收單位竟有六家之多,包括政府部門、景區和多家公司。
為了將門票上漲帶來的負面效應減至最低,許多旅行社開始另辟蹊徑,打造特色線路,發掘尚未被開發的旅遊景點,以此規避漲價帶來的損失。劉韌説,這樣的方式雖然有一定效果,卻仍存在偶然性,“畢竟線路不是時時有的”。
“國外許多景點都是免費的,目前中國大部分景區還是依賴門票這種剛性收入。景區要發展,投入要加大,門票就跟著漲,這是發展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但無限制一漲再漲絕對不可行,也是不可持久的。”湖南省旅遊局市場運作處處長龔鐵軍説。
龔鐵軍説,旅遊有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交通和門票是剛性收入,也就是“行”和“遊”,要謀求長遠發展,還是應該從其他四個因素入手抓收益。
張曉告訴記者,每次帶團去杭州西湖,因為不收門票,客人反而願意停留更長時間,“其實在西湖很多東西也是要花錢的,但是因為門票免費,所以遊客來得多,花錢花得樂意,反而更好地帶動了經濟效益。”
龔鐵軍建議,景區應大力發展娛樂和購物,打造遊客參與性項目、觀賞性項目,加強對購物環節的規劃和監管,才能拉動消費,“總的來説,應該在景區提質和多元創收方面下功夫”。(記者袁汝婷 明星)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