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回應P10“快閃記憶體門”
凸顯中國手機核心元器件困局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受韓國供應商掣肘的手機廠商不在少數,另外一家國産廠商也曾因韓國供應商的問題,當年的旗艦機型沒有如期發佈
■本報記者 馬 燕
華為或許沒有想到,其最新推出的P10系列手機,將華為手機捲入了前所未有的輿論漩渦。先是華為P10手機被曝缺疏油層,緊接著是華為P10採用了不同版本的記憶體解決方案而招致非議。
余承東昨日在微博回應認為,華為P10接連被爆缺疏油層和同時採用UFS和EMMC兩種方案,是因“個別友商看到華為P10手機的全球熱銷十分眼紅,大肆抹黑我們”。
不過,其對快閃記憶體問題的回應,也暴露了中國手機核心元器件目前仍受制於人的困局。
華為給出疏油層解決方案
對於疏油層問題,余承東稱,華為P10系列率先使用了康寧第五代玻璃,跌落損壞概率降低80%,“然而這種玻璃涂了疏油層之後,在手機螢幕上強力摩擦,最領先的incell技術螢幕顯示上會有靜電紋(過一會兒會自動消失),行業內沒能找到解決方案。”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華為曾考慮過換回康寧老一代的玻璃,但這對消費者利益顯然是一種損傷,“畢竟手機玻璃表面的疏油層使用一段時間也會被磨掉,而玻璃抗摔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塗抹疏油層。我們就在手機出廠保護膜上做了疏油層覆蓋,後來我們找到了新的防靜電疏油層技術,發貨的P10手機上已經增加了新技術的疏油層。”
余承東表示,對於已經賣出的早期沒有帶疏油層的P10手機,在華為體驗店提供了塗抹疏油層的解決方案,消費者可以去涂。
缺貨導致混用兩種快閃記憶體
而關於P10系列手機快閃記憶體同時採用UFS和EMMC兩種方案的問題,余承東稱,核心原因是供應鏈快閃記憶體的嚴重缺貨,至今華為手機的Flash存儲仍然在缺貨之中。
華為消費者業務也于昨日發佈官方聲明稱,如果對核心元器件使用單一解決方案供貨,將導致新品上市供應不足。為了兼顧體驗、品質與供應,華為在快閃記憶體選型上採用兩種主流器件同時供貨的模式,並通過軟體優化和嚴苛測試保證了産品體驗的一致性。
IHS Technology中國研究總監王陽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認為,此次快閃記憶體事件,華為沒有什麼大錯,P10發佈會上並沒有説一定用USF快閃記憶體。“但可能它拿去評測的機器是拿的最好的,這導致有些消費者使用上的體驗沒有測試的那麼好,出現一些抱怨。華為應該拿平均水準的機器去測試,並提前説清楚具體情況才好。”
王陽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從成本角度來説,兩種快閃記憶體成本相差最多也就5%左右,華為採用兩種快閃記憶體的根本原因就是UFS的缺貨。
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於SSD硬碟和手機搶貨,快閃記憶體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緊張,其預計今年這種緊張缺貨的狀態還會延續一年。“雖然三星、SK海力士、東芝等廠商都在生産,但由於客戶多,大家都在用,像UFS這樣的高檔快閃記憶體更是缺貨。華為mate9都用的是UFS,P10就混著用了。”
此前有網友質疑華為在P10系列産品中同時採用UFS2.1和EMMC5.1兩種快閃記憶體晶片,在跑分軟體測試中,USF2.1的傳輸速率要高於EMMC5.1,指責華為存在偷工減料的嫌疑。
不過,據電信專家項立剛介紹,華為其實並不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目前全世界的UFS2.1快閃記憶體晶片大部分掌握在三星手中,供應量較低。為了保證産品供應,終端廠商通常會選擇多個供應商的多種方案,以保證供應穩定。
核心元器件受制於人
存儲領域是國産半導體産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儘管近年來國家為了發展存儲産業加大了力度(武漢投資1600億元建設世界級記憶體基地,紫光也準備斥資700億美元建設三大存儲晶片基地)
但是,這也僅僅是製造層面,記憶體的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三星、SK海力士、美光、閃迪以及東芝這些廠商手中。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幾乎被上述五大廠瓜分,其中韓係兩大廠商都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五的位置,三星擁有33.6%的市場份額,SK海力士為10.1%,而國內還是個空白。
不過,王陽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已經殺入快閃記憶體市場,自己在開發技術,但預計要到2019年才能出貨。”
在他看來,這也是當前幾大快閃記憶體巨頭沒有盲目擴大産能的原因之一,因為中國廠商進入後,快閃記憶體缺貨的概率就小很多了。而趁現在缺貨,快閃記憶體價格已經漲價很多。
項立剛表示,華為這次在快閃記憶體事件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是整個智慧手機産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目前,掌握螢幕、快閃記憶體等智慧手機核心元器件技術的廠商仍然非常有限,基本被三星等少數幾家廠商所壟斷,給終端廠商保障自身産品供應穩定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比如,蘋果、華為等主流智慧手機廠商均在快閃記憶體晶片、曲面屏和OLED屏等領域受制于三星。
事實上,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受韓國供應商之苦的手機廠商不在少數。前幾年有另外一家較大的國産廠商,就因為韓國供應商的問題,導致當年的旗艦機型沒有如期發佈,吃了一個悶虧。
所以,幾年前,蘋果就一直通過各種方法推進“去三星化”,目前,蘋果正計劃與富士康收購東芝來解決記憶體晶片問題,推動LG以及JDI等在螢幕上發力,以解決OLED螢幕供應。
項立剛表示,對於華為來説,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也要向蘋果學習,就必須要在産業鏈上找到突破口,企業要加強自主研發能力,盡可能擺脫被控制。其指出,華為自主研發麒麟晶片,在CPU上就不再受制於人,這就是一個重要突破。和徠卡合作研發攝像頭,在光學方面擺脫日本企業的控制,這也是重要一個突破。但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立足全球化的科學供應鏈管理,形成多廠商的供貨能力,不為一家或幾家企業控制。也要通過收購和整合來形成自己的能力,如蘋果在晶片領域的多家企業的收購,推動其他競爭企業的發力。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