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微眾銀行試營業:存款開戶暫限股東、員工

2015-01-19 11:21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備受關注的首家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昨日正式試營業。

  南都記者從微眾銀行獲悉,目前在存款業務上,微眾銀行僅為銀行股東、銀行員工辦理開戶,而貸款業務則主要通過內部分析和資訊篩選後邀請目標客戶參與業務體驗。試營業期間,微眾銀行的主要貸款業務品種將包括類似京東白條的一款“信用付”産品,主要支援一些消費場景的應用,該産品免息期為14天。

  與存款不同的是,南都記者從知情人處獲悉,對於業務體驗客戶的挑選方式,微眾銀行將根據客戶在騰訊上的表現,主動發出貸款邀請詢問。

  大多市民難以嘗鮮

  根據微眾銀行此前向外界公佈的資訊,昨日為微眾銀行試營業首日。不過,作為首家落地的民營銀行,同時也是首家吃螃蟹的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卻一如既往維持此前低調風格。昨日,微眾銀行僅通過騰訊新聞客戶端財經首頁發佈了一條視頻短片。

  在短片中,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深圳市市長許勤、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等各級部門領導對微眾試營業發表了期待和祝福。而作為股東方代表的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百業源董事長朱保國、立業集團董事長林立也出現在短片表達了股東方對於微眾銀行未來運營的支援。

  不過與外界對這家網路銀行好奇充滿期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儘管已經進入試營業,但微眾銀行對於具體業務模式和運營細節對外披露仍甚少。微眾銀行相關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微眾銀行沒有櫃檯也沒有營業網點,將通過網際網路方式為目標用戶提供服務。所以不會有活動、儀式或場景的安排。

  試營業期間,微眾銀行的業務動作也限定於一定範圍內,大多數的市民恐怕難以嘗鮮。昨日,微眾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微眾銀行出於完善系統配置和進行賬戶測試的考慮,僅針對股東和該行員工進行開戶。

  據悉,由於微眾銀行沒有網點,亦不存在櫃檯,在銀行賬戶的開立上,此前央行下發的《關於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個人人民幣電子賬戶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未在銀行櫃檯與個人見面認證開立的電子賬戶,被界定為弱實名電子賬戶,可通過遠端進行開戶,但只能用於購買該銀行發行、合作發行或代銷的理財産品,不能轉賬結算、交易支付和現金收付。不過,近期,央行下發《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端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對銀行遠端開立賬戶提出框架性意見。被看作是為網際網路銀行業務落地掃清政策和技術上障礙。

  小範圍邀請騰訊用戶

  據悉,在最初的方案中,微眾銀行曾試圖採用“大存小貸”的業務模式,即存款不設定上限,貸款設定上限。但最終變更為“個存小貸”模式。不過,昨日,南都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該行員工已經通過授權方式開通了微眾銀行首批賬戶。“與普通銀行賬戶沒有太大區別,都是一串數字。”靠近微眾銀行的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存款無明顯限制,而已經開通的賬戶可以通過網銀進行轉賬。不過,對於更為具體的賬戶開立方式,微眾銀行方面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對外披露。匯款方面,微眾銀行方面表示,試營業期間將加強同業聯動,建立合作關係。具體的聯動方式將包括同業匯路的搭建等。

  而貸款端,微眾銀行相關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參與試營業期間業務體驗的客戶僅進行小範圍邀請。據悉,在此前李克強總理的考察期間,微眾銀行已經對外發出了第一筆貸款。該名貸款的客戶來自於一家進行車貨匹配的企業貨車幫,並通過線上搜索而來。不過,至於試營業期間,是否會沿用這個模式或者業務,微眾銀行方面表示,將根據不同的目標客戶,提供不同的體驗。

  據悉,作為微眾銀行的第一大股東,騰訊用戶有望成為首批體驗客戶。據上述微眾銀行人士表示,試營業期間的目標客戶主要來自騰訊用戶群,至於哪些用戶有幸成為體驗用戶,則將通過內部分析和資訊篩選。據悉,在授信上,微眾銀行將根據不同客戶設定不同的額度。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微眾銀行的主要貸款業務品種將包括類似京東白條的一款“信用付”産品。主要支援一些消費場景的應用,該産品免息期為14天。靠近微眾銀行的知情人士向南都記者確認了上述資訊。

  據悉,在架構上,微眾銀行包括五個事業部,分別為零售及小微企業事業部、信用卡合作事業部、同業及公司業務事業部、戰略及新業務事業部、科技事業部。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