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機器人”時代漸行漸近 能否避免光伏產業覆轍

2014-11-04 10:4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手術室里,一場胰腺腫瘤切除手術正在進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手術臺前見不到主刀醫生,取而代之的是一臺擁有4只機械臂的機器人。自今年9月11日首臺機器人手術後,這家醫院手術室里,機器人成了時常可見的新“主刀”。

  “做手術”只是機器人應用的一角。隨著新一輪技術的發展,目前在醫療、汽車、紡織、機械等領域,很多地方都可見到機器人的身影。面對正向我們走近的“機器人”時代,業內專家提醒,當前國內企業仍要將精力放在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上,搶佔產業鏈高端,避免無序擴張帶來新一輪產能過剩。

  我國掀起“機器人熱”

  從倉庫取貨、自動裝配、自動噴涂再到最後成品入庫……整個過程均由“機器人”獨立完成,這是在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無人工廠”里的真實一幕。

  以工業機器人為主體的機器人產業,既可通過智能化生產讓廠商獲得高質量的產品制造水準,也可以從容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當前,發達國家不約而同地將其作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首要任務。

  在我國制造業,機器人也展現出巨大活力。為蘋果手機代工的富士康宣布,計劃在組裝線部署100萬臺機器人替代人工重復性手動操作。專業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史陶比爾精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其訂單數量每年增長都在40-50%。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說,機器人將是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未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設備將無處不在。”

  用機器人撬動工業轉型

  從勞動力資源豐富角度來看,我國似乎不需要機器人,但發展機器人可以使產品生產走向精細化和標準化,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機器人也是一個很好地抓手。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機器人改變了傳統生產模式,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締造新的產業,改變傳統產業。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說:“柔性、智能的制造模式正為我國提供‘智能轉型’機遇,可以期盼的‘機器人紅利’時代正在到來。”

  蘇波說,以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重要的標志,我國機器人技術、產業起步較晚,跟上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步伐,必須加快推進。

  工信部提出,加快發展工業機器人、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等關鍵部件和裝置,重點突破一批面向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數控一代”產品和智能制造裝備,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係,高端市場佔有率達到45%以上。

  需警惕無序擴張勢頭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仍有不少問題值得警惕。目前,在我國市場,外國機器人巨頭處于明顯的壟斷地位。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發滯後、低端產能過剩等一係列問題,技術成果轉化率僅在3%左右。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產品的質量和壽命上不去,品牌知名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技術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諸如減速機、控制器技術等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位,與世界先進水平在精度、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高端關鍵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

  一方面在高端領域,國內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壟斷,另一方面“低端產能的擴張勢頭令人擔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說。截至目前,我國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接近60家,跟機器人相關的規模企業已有140多家,機器人行業已出現低端產能無序擴張的苗頭。

  “如果不遏制這種無序擴張態勢,機器人產業很容易重蹈光伏覆轍。”工信部裝備司有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