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18日電 (記者 趙小燕 祝曉艷)“互聯網個人安全是需要自己界定的,你可以選擇加入或不加入,風險永遠存在,黑客沒辦法避免。”18日,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和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互聯網20年創業創投峰會”上,來自北京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蔣雲表示,雖然有icloud艷照門等事件出現,但要融入互聯網社會,就要一步步往前走學會適應。
無論是很多人都在遇到的個人信息泄漏,還是近期icloud明星艷照門事件,互聯網的安全漏洞一直威脅著個人的隱私權。
今年年初,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中國領導人也提出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將網絡安全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們所面對的互聯網究竟是否安全?蔣雲認為,“互聯網的數據安全一塊是技術層面,一塊是法治層面的,技術層面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分之百會被黑,現在更重要在互聯網法治層面。”蔣雲說。
在蔣雲看來,目前互聯網法律還需完善,同時他希望未來政府能夠主導建立互聯網誠信體係。“從一出生就開始建立信用檔案,包括交通違章在內都可能影響信用卡額度,很容易對個人做信用判斷的時候,互聯網的環境自然會更好。”
而對現階段民眾對互聯網的不安全感,蔣雲認為,互聯網社會還是需要有開放性思維,“不信任的人就不會上網,整個社會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邊界,你的底線和隱私界限不一樣,你要去融入這個社會。你一步步往前走就要適應這個社會。每個人界限不一樣。”
蔣雲說,就像現在越來越多人願意把qq頭像放自己的照片上去,但上一代上網的時候可能就不會,“互聯網也在改變我們的底線,讓我們逐漸允許在網上公布個人的一部分信息。”(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