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假貨門"重創電商新貴 聚美優品等緊急下架閉店

2014-07-29 10:39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曝出假貨的情況可以看到,出現假貨的都是電商的第三方平臺商戶,且奢侈品是假貨重災區

  剛剛意氣風發從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歸來的聚美優品和京東,慶功酒剛剛飲罷,就被媒體曝光平臺售賣奢侈品假貨。“假貨門”旋即在消費者和業界引起軒然大波。

  聚美優品、京東等電商

  大肆售賣假貨

  報道稱,在聚美優品6月15日那一輪的名品特賣中,鞋包特賣第一欄與第二欄的位置,都是給了兩個號稱“全網最低”與“官方授權正品”的特賣品牌——Armani與Burberry。而隱藏這兩個品牌背後的,正是祥鵬恒業的馬甲。

  而祥鵬恒業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顯示,這家公司經營項目包含園林綠化服務和化工産品在內多達31項,唯獨沒有售賣奢侈品的貨物進出口以及代理進出口的經營項目。

  類似于這樣的供貨商,在其他網購平臺也並不少見,據媒體報道,這些提供一二折奢侈品的公司都和祥鵬恒業一樣販賣假貨。而祥鵬恒業公司同時也在其他電商平臺上銷售,根據公司內部文件顯示,其在國美線上命名為“百納奢品”,亞馬遜則是“恒業奢品”,而1號店平臺上的的網店則乾脆為其公司的名字。

  目前,京東海外購專欄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經京東認證的“海外購”第三方店在出售代購産品,而祥鵬恒業所辦的“百納時尚”正是其中之一。在京東的百納時尚店中,目前在售有600多個産品,包含CK、Armani、Burberry、Prada、Coach等多個奢侈品品牌的鞋、包、衣服等産品。

  而當消費者發現問題後,即便撥打電商平臺的服務電話,也會被轉接由假貨供應商處理,即使投訴遠超正常現象,電商平臺們依然置若罔聞,針對第三方看似嚴厲的條款在這些公司面前千瘡百孔,成了擺設。

  “聚美,唯品會,一號店,京東這些都宣傳説是真品,結果卻是劣質假貨,讓人怎麼再放心在上面買東西!”有消費者不禁感嘆。

  第三方平臺商戶售假

  奢侈品是假貨重災區

  失去消費者信任的電商,無疑將死路一條。

  聚美和京東昨日也針對此事迅速作出回應,都表示已經對祥鵬恒業進行了關店處理,針對在該店舖購買了商品的消費者,可無條件退貨。

  聚美方面表示,在公司針對第三方平臺商戶的資質審查過程中,該公司曾出示完整的營業執照、相關商品授權書、相關貨物進口報關單,以及與多家電商合作的資料。我們正在對這家公司的資質、貨源進行徹底重新調查。不排除根據最終調查情況,對“祥鵬恒業”採取相關法律措施。

  京東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京東將假貨作為公司的死敵制定了針對涉假賣家、公司相關責任人的嚴厲處罰措施。2014年以來,京東一直不斷加大對平臺商品的抽檢力度,每週抽檢不少於三次,且抽檢覆蓋全部品類。

  但即便如此,假貨依然出現在聚美和京東的平臺上。作為電商平臺,對於第三方平臺資質審查上的失誤以及合作商戶業務流程上的漏洞,聚美和京東無可回避。

  從曝出假貨的情況可以看到,出現假貨的都是電商的第三方平臺商戶,並且,奢侈品是假貨重災區。

  品類擴張壓力大

  假貨門重創電商

  事實上,如果了解了整個産業鏈的情況,就會理解電商出現奢侈品假貨的現象。

  奢侈品電商行業最大的尷尬就是貨源延伸出的問題——從品牌商處拿不到品牌授權或基於奢侈品本身的稀缺性導致拿不到足夠的貨量。拿不到正規授權時,只能充斥假貨,導致遭遇消費者和品牌的雙重追擊式投訴;即使拿到授權,品牌商往往也拿不到足夠的貨量,無法滿足消費者在購買量方面的需求。

  而美粧起家的聚美和3C起家的京東以及主打百貨的1號店,之所以會蹚奢侈品的渾水,無外乎是品類擴張的壓力。

  在聚美上市之時,就有分析指出,對聚美優品來説,上市也是幫助其在未來脫離單一美粧行業局限性的機會。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靠單一市場無法有足夠的安全感。這種“不安”在垂直電商領域尤為突出。

  該分析稱,沒有人願意固守一個行業,即使這個行業非常賺錢。上市之後,擁有更多資金的聚美優品一定會進行品類擴張,陳歐或許會考慮佔領更全面的女性市場,完成更廣泛的佈局。

  而匆忙的品類擴張,尤其是在貨源問題嚴峻的奢侈品領域的擴張,讓聚美和京東匆忙間摔了跟頭。

  聚美方面表示,“我們既是一家高速發展的公司,也的確是一家年輕的公司。如何保證手錶等新開拓貨品的品質,此次問題將成為我們永遠的警誡”。

  京東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將進一步對平臺賣家進行嚴格梳理,對入駐商家進行更加嚴格的資質審核,升級各項監管措施,盡最大努力杜絕假貨的出現;同時,如果發現第三方平臺上有商家涉假的苗頭,將聯合工商部門的力量,對假貨進行查抄。

  雖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電商售賣假貨應該是個別行為。但這種個別行為給電商整個行業帶來的重創可想而知。

  假貨可以下架,黑店可以關閉,但平臺信譽因此受損,對於電商來説,就是最大的劫數。  (■本報記者 馬 燕 )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