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大數據引領互聯網未來 信息安全成關鍵因素

2014-07-29 10:39 來源:通信信息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時下,“大數據”儼然是互聯網熱門詞匯。在日益發達的互聯網世界,如何處理海量的信息資源成為互聯網企業的重要課題。日前,由騰訊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主辦的“大數據連接的未來” 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作為互聯網領軍企業的騰訊,攜手牛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數據專家與政府官員、商界精英、產業專家 匯聚一堂,對大數據與互聯網、大數據與社會管理、大數據與立法等熱點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聯係近期互聯網巨頭紛紛在大數據領域的一係列重大舉措,表明大數據已成為互聯網發展趨勢的重要環節。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安全問題必然不可忽視,其或將成為“大數據”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成功因素。

  騰訊舉辦“大數據”高峰論壇 互聯網巨頭紛紛推新舉措

  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嗅覺靈敏的各大互聯網巨頭顯然不會錯過“大數據”這個發展機會。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基于大數據應用的新產品或新舉措。

  7月25日,由騰訊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主辦的“大數據連接的未來” 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峰會上,騰訊公司社會科學研究智庫——騰訊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同時,騰訊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學NIE社群媒體研究中心正式宣布合作,今後每年將輪流舉辦大數據商業應用高峰論壇,使其成為全球大數據商界及學界融合的頂級峰會論壇。

  7月22號,阿里巴巴在上海宣布,和中行、招行、建行等7家銀行深度合作,為中小企業提供基于網商信用的無抵押貸款,最高授信額度1000萬元。電商起家的阿里,將平臺擁有的數萬家企業交易數據開放給銀行,降低銀行貸款風控成本的同時,亦為苦于無法自證信用的中小企業,提供了第三方擔保。

  7月23號,百度與北京市政府攜手,推出基于大數據監測的健康管理產品“健康雲”,通過可穿戴設備測量血壓、心跳、體重、體脂等指標並傳導至後臺分析反饋,變疾病治療為提前預防,為政府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供數據支撐。

  “大數據”應用各行各業 巨頭側重領域不同

  實際上,各大互聯網巨頭在 “大數據”的應用領域各不相同,都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畫地圈羊”。通過在這些領域的加大投入,未來行業內競爭將更加激烈,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領先技術,或將使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騰訊選擇在自己的社交王國里大做文章。與國內外名校合作,發起大數據社會化研究,將社交大數據應用于社會各領域。在此前剛結束的2014巴西世界杯期間,騰訊就根據世界杯產生的海量數據,與IBM公司的大數據應用技術結合,推出進行精準的大數據分析,獲得關于球迷話題、球迷類型、球迷個性分析等一係列洞察,實現實時數據的抓取、分析和呈現,為用戶創造提供即時感更強的真實資訊信息。此外還有,微軟公司與谷歌公司利用社交數據預測世界杯比賽結果,也被廣大球迷津津樂道。

  阿里則利用自己在B2B領域與銀行、企業廣泛合作的優勢,結合阿里平臺大數據和信用體係,為中小企業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整個貸款模式為阿里提供海量數據,銀行風控貸款,而最關鍵的用戶數據以及風控模式其實都掌握在阿里手中,這些寶貴的金融經驗,都在為阿里今後開展的業務鋪路。此外,阿里巴巴、天貓、淘寶、支付寶、阿里金融等產生的數據構成了個人、企業、商品和金融之間完整的數據鏈,將來亦可用大數據轉化為利益。

  百度公司利用雲計算技術,在健康領域有所作為,通過可穿戴設備測量血壓、心跳、體重、體脂等指標並傳導至後臺分析反饋,變疾病治療為提前預防,為政府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供數據支撐。與國際搜索巨頭谷歌公司相似的是,谷歌也在推進大數據疾病預防健康項目。該項目並不局限于具體的疾病,而是會使用各種全新的診斷工具搜集成百上千的不同樣本。之後,谷歌便會利用其龐大的計算能力來尋找這些信息中隱藏的“生物標簽”,從而幫助醫療研究人員提前發現及預防疾病。

  “大數據”成為競爭制高點 信息安全是關鍵

  如今,“大數據”已然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熱門技術和應用。但如何把此技術應用好,使廣大消費者受益,企業獲利,成為大家共同探討的課題。對此,騰訊公司雲平臺部總經理陳磊在高峰論壇上說:“要做好大數據的服務,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信息安全的問題。”

  確實,隨著移動互聯、雲計算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無論何時何地,手機等各種網絡入口以及無處不在的傳感器等,都會對個人數據進行採集、存儲、使用、分享,而這一切大都是在人們並不知曉的情況下發生。消費者在使用互聯網平臺服務的同時,也為互聯網提供了個人信息數據。這些數據,一方面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由于數據的管理還存在漏洞,這些海量信息也很容易被監視、被竊取。

  大數據在散發出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讓人感到不安。信息採集手段越來越高超、便捷和隱蔽,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無論在技術手段還是法律支撐都依然不足。在越來越激烈的“大數據”競爭中,信息安全是取得競爭制高點的關鍵。確保用戶信息安全,才能是企業數據應用有長效發展和安全保障,使企業和用戶實現雙贏。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