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銀監會:P2P監管細則要兼顧規范發展與風險底線

2014-07-21 10:06 來源:信息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由上海金融研究院主辦的“上海新金融年會暨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于7月19到20日召開。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銀監會當前正在研究關于P2P的監管規則,將盡快推出。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中存在不少缺乏良好風控水平的新平臺,政策出臺後P2P行業將會自行優勝劣汰,或將出現一批因運營不善而倒閉的P2P平臺。

  互聯網金融存在五大潛在風險

  盡管還只是新生事物,但是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可謂跌宕起伏。2014年上半年,全國P2P網貸成交額964.46億元,較去年下半年600.64億元,增加363.82億元,增長60.57%。伴隨著行業快速膨脹的,則是不斷傳出的倒閉跑路的消息,僅今年6月就有旺旺貸、網金寶等6家網貸平臺被曝跑路失聯,卷走大量資金。全國各地陸續發生的P2P平臺跑路事件使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缺失暴露無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缺失無疑是其發展道路上最大的弊端和風險所在。

  在閻慶民看來,對于人人貸這樣的公司,發展還是比較健康的,今後的發展最主要的就是不能搞資金池,更不能挂一個擔保公司,然後變成一種新集體的社會組織。未來人人貸們首先要一一對應,其次要實名制。閻慶民強調,如果像一個貸款機構一樣把錢放在池子里然後去放大,是有風險的。

  閻慶民表示,互聯網金融業態改變了金融業的模式,也促進了金融消費方式和交易行為的改變,並且由于交易成本更低,資源得到了更有效快捷地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的不足,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層面的支持,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還是要給予積極的肯定。不過,在充分肯定互聯網金融提高效率、提升用戶便捷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互聯網金融存在的潛在風險。他羅列了以下幾類潛在風險:第一, 流動性風險。第二, 信用風險。第三, 聲譽風險。第四, 信息泄露風險。第五, 技術安全風險(IT係統安全風險)。

  監管細則要兼顧規范發展與風險底線

  銀監會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樸對此也表示,國內P2P監管存在復雜性,一邊關乎普惠金融,一邊關乎商業盈利模式,正在研究的監管新規,主要考慮既有利于P2P發展,又能夠使行業守住風險底線,健康發展。

  在張曉樸看來,P2P平臺應該定位為金融服務的提供者,而不應該有自身太重的資產負債表,甚至也不能做信用中介一類的決策。現在國際上也在探討如何監管P2P行業,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英國新成立的PFA,他們今年將P2P作為眾籌模式,提出了幾方面監管內容:

  一是提出資本要求,分為兩層,一是靜態資本要求兩萬英鎊,二是動態資本要求,根據資產的規模大概是萬分之三、萬分之五。二是對客戶的資金要求,即便是P2P平臺倒閉了,客戶的資金也應該持續地得到保護,已經簽訂的信貸合約也要完成。三是對爭議的解決和補償的要求。四是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比如P2P的平臺必須100%地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向用戶進行信息披露。

  “我覺得對于P2P的監管我們也在觀察,有關部門也在進一步想作出既有利于P2P發展,又能夠使這個行業規范發展,並且守住這個風險底線。”

  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有1184家P2P網貸平臺,預計至年底,我國P2P平臺數量將達1500家。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市場中存在不少缺乏良好風控水平的新平臺,政策出臺後P2P行業將會自行優勝劣汰,或將出現一批因運營不善而倒閉的P2P平臺。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