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首次面對國內媒體 華為任正非的“大思考”

2014-06-19 14:3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華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一直以低調的形象示人。近期在接受了法國媒體的採訪後,借助華為“藍血十傑”表彰活動,任正非正式接受了國內眾家媒體的聯合採訪。

  以往華為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低調,甚至有人覺得華為變得很神秘,尤其是任正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當談到近期頻繁接受採訪時,任正非説華為的成功沒有秘密,揭開面紗後發現也是很普通,他個人同樣是如此。如今接受國外媒體的採訪是因為華為確實感受到了國外市場中要做好生態環境很難,需要華為站出來展示自己,國內市場生態環境對華為來説做得很好,但是也要面對一下國內的媒體,怕大家不理解華為的用心。

 首次面對國內媒體 華為任正非的“大思考”

  華為大視野:眼中的顛覆要動搖整個時代

  任正非認為,目前一些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顛覆還不足以動搖整個時代。他認為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硅時代。因為現在晶片有極限寬度,硅的極限是七奈米,已經臨近邊界。石墨烯已經是技術革命前沿邊。可以預見的未來10到20年,這才是真正的變革。

  但是顛覆需要有繼承性發展,不可能完全憑空出來一個小公司,然後就領導了時代脈搏。在硅時代的成功佼佼者最有希望成為石墨烯時代中的佼佼者,而且石墨烯這個新技術在世界上的發展也不是小公司能做到的。

  而談到一些被時代淘汰的企業時候,任正非拿諾基亞以及柯達舉例。諾基亞所犯的錯誤是還停留在工業時代,工業時代講究的是成本和品質,世界上能唯一還用二十年的手機就是諾基亞的手機。因為它忘卻了,這個時代蘋果所推動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進步,這點不等於別人顛覆了它,而是它自己顛覆了自己。還有關於數位相機的顛覆,數位相機就是科達發明的,但它在機會上重視不夠,也不是別人顛覆了它,還是它自己沒有抓住機會。

  而在任正非看來,在華為公司的前進中,沒有什麼能阻擋華為的成功,他擔心內部腐敗會擊垮華為。所以他認為華為最大的競爭者就是我們自己。而華為作為一家工程公司、技術公司,現在並不是想著引領世界,但也不甘落後。

  華為大戰率:未來聚焦管道戰略

  華為未來聚焦“管道”。所謂的管道戰略就是聚焦所有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而不會涉及資訊或內容。華為徐直軍曾經拿水系統來比喻這種管道體系。“我們的終端是水龍頭,水龍頭一扭,水就能出來。華為在做承載水的管道體系,企業業務、終端業務從嚴格意義上講也不是新業務,它們都是華為管道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運營商業務之外佈局企業業務和終端業務,均是出於這一戰略思維的考慮。

  任正非説目前華為處於行業領先也是對管道的認識比別人早了幾年。後來管道的概念就慢慢的演變成了大數據,但是大數據這個概念卻不是華為提出的。任正非表示要向李小文學習,我們要“在大數據時代,敢於像當年挖掘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那樣的大視野、大戰略、大決心,尋找大數據時代的‘巴拿馬’、‘蘇伊士’。”

  華為大決心:重視人才、研發和管理

  任正非對於中國教育近年來對於人才的培養給與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教育最感謝的是農村教育的改進,因為沒有農村幾億孩子的進步,就沒有高等教育的基礎。但是目前對農村教育的重視依然不夠。如果把讓最優秀的人來培養更優秀的人,那麼中國未來就不可限量,中國夢實現起來也會更加的容易。

  但是他同時也表示了對人才流失的擔憂。因為目前華為政策雖然希望能把優秀人才進引來,但”常常不知如何辦為好“。不過華為的大平臺彌補了華為對於這點的不足。

  而對於管理方面,除了向西方先進的管理模式學習,任正非認為華為沒有獨特的文化,華為的文化是從中國五千年文化中汲取營養。五千年文明講“童叟無欺”等都是華為文化的寶貴財富。華為只是將這種文化精神付諸實施而已。

  總結起來就是任正非希望通過開放的“人才蜂窩”結構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持續改進和優化管理,為應對變革做好了準備。未來研發經費投入80—100億美元,目標在5-10年內使得自己無生命的管理體系,趕上西方最優秀的公司。

  最後任正非回答深圳媒體問題時候明確表示,華為作為一個中國企業,總部一定會紮根中國,不會搬離深圳。之前有媒體報道的華為想學習聯想將總部搬到美國的説法是無稽之談。記者陳健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