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作為我國傳統工業基地和制造業名城,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條件、廣闊的應用市場以及較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等優勢。近幾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軟件產業發展,將其作為全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工作,青島市軟件業務收入連續5年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成為近幾年軟件業發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並先後成為國家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首批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
青島市現有通過認定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企業488家,2009年~2013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由100億元擴大到700億元。海爾、海信、東軟載波、軟控等一批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和軟件創新企業帶動作用明顯,軟件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20余家。全市累計登記軟件產品近2000個,軟件著作權登記3000多項。青島市還重點規劃了總面積達48平方公里的“東園、西谷、北城”三大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打造“千萬平方米軟件產業園區”。
1∼4月軟件產業
收入315.23億元
1~4月,青島市軟件業務收入增速明顯回升,經濟運行態勢良好。
今年前4個月,青島市軟件業務收入增速明顯回升,經濟運行態勢良好。
軟件業務收入持續增長。1~4月份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315.23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軟件產品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38%;信息係統集成服務收入74.7億元,同比增長38.4%;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收入56.15億元,同比增長37.3%;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收入48.93億元,同比增長36%;嵌入式係統軟件收入115.65億元,同比增長36.7%;集成電路設計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36.7%。
重點企業帶動效應明顯。海爾、海信等軟件百強企業、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1~4月份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215.3億元,佔全市軟件業務收入的68.3%。
軟件業務出口增速平穩。1~4月份軟件業務出口收入21818.4萬美元,同比增長35.6%。其中,軟件服務外包1207.32萬美元,同比增長39.7%;嵌入式係統軟件出口收入20611.08萬美元,同比增長35.4%。
近年來,青島市軟件業務收入連續保持高位增長,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9。青島市先後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首批國家家電及電子信息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這主要得益于幾個方面的帶動:
骨幹企業帶動作用突出。積極培育骨幹龍頭企業,增強產業拉動能力。海爾、海信集團名列2013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第4、第6名,第12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企業第2、第11名。東軟載波、海信網絡科技被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軟控股份被評為全國十大軟件創新企業。全市軟件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20家,其中過50億元的企業有2家。
技術創新步伐加快。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3個,市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0個;國家級軟件技術中心3個,省級軟件技術中心7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與信息產業有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全市累計登記軟件產品1809個,軟件著作權登記數3095項。通過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認證企業12家,獲得各級計算機信息係統集成資質企業53家。推薦海爾軟件申報2013年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獲得國家資金支持200萬元。軟控股份的輪胎生產管控一體化係統(佔全國市場份額超過60%,國內第一)、海信網絡科技的智能交通係統(佔全國市場份額5.4%,其中智能公交佔70%,國內第一)、東軟載波的電力載波係統(佔市場份額超過40%,國內第一)、太陽軟件的農村信息化軟件(佔市場份額近60%,國內第一)居國內領先地位。
“千萬平方米”軟件產業園區
建設順利
30個支撐項目完成投資1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1%。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