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店”日前上線,與淘寶模式直接衝突。業界直呼:微信終於“亮劍”了。隨著生態閉環的不斷完善,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的野心愈發凸顯,與阿裏的一系列爭奪戰愈演愈烈。回顧2012年3月底,微信僅推出400多天就實現了用戶數從零到1億的增長,那時的微信還比較低調,從來不正面提及有關商業化的任何方面。而自去年8月微信5.0問世以來,其商業化發展勢頭便一發不可收拾。從社交、遊戲到生活服務、電商均有所觸及。那麼微信商業化的下一步又將落子何處?騰訊未來的佈局又劍指何方?
探索 微信小店意義不小
近日,微信公眾平臺正式推出微信小店,凡是開通了微信支付功能的認證服務號皆可在公眾平臺自助申請微信小店功能,從而實現批量添加商品快速開店。微信小店的上線,意味著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真正實現了技術“零門檻”的電商接入模式。
微信小店基於微信支付來通過公眾賬號售賣商品,可實現包括開店、商品上架、貨架管理、客戶關係維護、維權等功能。商家通過微信小店功能,也可為用戶提供商品詳情體驗。
據微信團隊介紹,微信公眾平臺已經對外開放了微信支付功能,企業和商家特別是電商行業對於微信公眾平臺的能力需求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之前如果要實現電商功能,可能需要有很強的技術開發能力,現在有了微信小店,商家即使沒有任何技術開發能力,也可以開啟電商模式,對商品進行分類、分區陳列,真正實現“零成本”開店。同時,部分有開發能力的商家還可通過API介面的方式自行開發商鋪系統,通過相關的介面許可權更方便地管理商品數據等內容,實現更多功能。
對於未來,微信團隊還將針對不同商家的運營需求,在産品形態上提供更加豐富的微信小店體驗和功能,並提供更多電商解決方案。
有網際網路業內人士認為,微信小店的出現是微信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一種新模式的探索。同時可以更好地規範微信公眾平臺的生態環境,建立統一標準的接入服務。
實際上,自微信小店推出以來,業界就圍繞著到底誰將受到衝擊展開了多種猜測,這裡包括騰訊自身資源、微信第三方服務商以及阿裏。
目前,微信平臺已初步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微信小店逐步形成商家店舖+基礎交易系統+第三方服務商+微信支付+廣點通+大數據的生態,這和淘寶的商家店舖+基礎交易系統+第三方服務商+支付寶+直通車+大數據的模式如出一轍。
去年底,微信公眾賬號數量已超過200萬。如果騰訊能利用微信小店有效整合龐大的手機QQ用戶及微信用戶的流量,則將對淘寶形成直接的威脅。實際上,近段時間來,已有大量的淘寶商家跑到微信上,希望借助微信發揮更大的商業價值。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微信小店也將與騰訊現有資源發生內鬥。一位長期關注微信的資深自媒體人士表示,5月底,京東在微信平臺的“購物”一級入口啟動上線,而微信小店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勢必會分散京東流量,京東也不再一家獨佔微信所有流量了。
此外,微信小店的“零門檻”讓商家開店不需付費,這對第三方服務商也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這也會使得很多開發者轉向多平臺發展。但對於這點,騰訊表示,微信對待第三方開發者一直持支援、開放的態度,微信小店其實只是很基礎的商品貨架,提供的功能可以讓更多的運營者更加方便有序地實現小成本開店,第三方開發者的平臺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
佈局 商業化緊鑼密鼓
去年8月5日,備受業內關注的微信5.0版正式亮相。相比此前的版本,微信5.0在功能上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遊戲中心,二維碼掃描條碼報價,掃描英文翻譯、封面、街景等功能。而相比其他功能,業界最為關注的功能則集中在支付、遊戲以及改版後的公眾平臺上。正是有了這幾項功能,意味著微信邁出了商業化的第一步。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曾表示,微信未來重點還是和O2O、線下商家及草根個人的合作,可以説,移動支付完成了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關鍵一環。
不過,當時的微信並不想向業界表現出急於商業化,微信團隊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繼續搭建微信平臺,確保用戶在微信擁有卓越的通訊及社交體驗。同時,我們也不會排斥一些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比如移動社交遊戲等,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之所以有這樣的表態,或許是微信不想步微博的後塵。由於急於商業化,大量廣告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微博的用戶體驗,導致大量用戶流失。然而,這並不能掩蓋微信商業化的野心。
去年10月,微信公眾平臺全新測試版低調上線。相對之前的版本,微信公眾平臺免費開放了九大技術介面,方便移動開發者在公眾賬號內實現豐富功能;新增開發者問答系統,給開發者提供一個互動交流平臺;同時升級了公眾賬號認證系統,聯合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推出微信認證。
今年3月,微信再推深度開放內容:此前尚處於內測階段的微信支付介面,該日起對通過微信認證的服務號全面開放。這意味著,微信支付作為微信商業化閉環中一項重要的能力,邁出了開放的重要一步,將為未來基於微信的移動商家提供全新的支付能力。
雖然打通了商業化閉環,但這還不足以讓騰訊拿到移動網際網路“船票”,因為該公司明白,如何將流量轉化為財富才是關鍵,而變現的最快途徑就是生活服務。
去年底,為了加速微信從社交向本地生活的轉移,進而拉動微信支付,騰訊向“嘀嘀打車”注資1億美元,這是繼去年4月騰訊向“嘀嘀打車”注資後的第二輪鉅額投入。今年2月,騰訊又入股大眾點評,投資4億美元持股20%。今年3月,騰訊與京東聯合宣佈,騰訊入股京東15%,成為其一個重要股東。雙方資産將進行整合,騰訊支付2.14億美元現金,並將QQ網購、拍拍的電商和物流部門併入京東。易迅繼續以獨立品牌運營,京東會持易迅少數股權,同時持有其未來的獨家全部認購權。5月底,京東在微信平臺“購物”一級入口啟動上線,並陸續向全國微信用戶開通,這也是微信面向電商領域開放的首個一級入口。
無論是O2O還是實物電商,在打通支付這一環節後都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這時候的微信也就不再低調。今年5月6日,騰訊正式撤銷電商業務板塊,同時宣佈成立微信事業群。至此,微信也完成了由單一産品到事業群的重大轉變。
有專家指出,微信的社交屬性、商務屬性和本地化屬性,為微信從過去的資訊流轉變為資金流和商品流提供了有利基礎,且現在正處在轉化的道路上。但如何讓一項看起來大有前景的新興業務真正盈利,同時又避免對用戶體驗造成影響,或者杜絕給開發者生態帶去破壞,是擺在微信事業群面前的挑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