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賞月險之後又來高溫險 互聯網保險還得再靠譜點

2014-05-27 13:35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互聯網金融火了,各行各業都想方設法搭上這個順風車。從2013年開始,保險業先後在互聯網渠道上推出了賞月險、霧霾險、愛情險等多種所謂的“創新”品種之後,近日又有保險企業推出“高溫險”。

  上周,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推出了國內首款面向個人的氣象指數保險產品——眾安37℃高溫險。據悉,投保該產品後,在今年夏至至酷暑期間(6月21日至8月23日),一旦被保險人所在城市出現37℃高溫日累計天數超過約定免賠天數,則開始獲得高溫津貼補償。

  按照該保險條款,北京地區免賠天數為6天,也就是說,37℃超過6天才可以獲得理賠。然而,據媒體報道,相關歷史數據顯示,北京地區近5年來在上述保險約定的保險期限內均未出現37℃高溫天氣達到6天以上的情況。

  “從理賠的角度來看,購買這個保險,基本相當于跟保險公司在對賭,就跟賭足球賽輸贏結果一樣。”對于眾安保險推出的這個險種,某大型壽險公司人身險客戶李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保險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人身和財產,像賞月險、高溫險這種品種基本沒有保障功能,又不像萬能險那樣具有投資理財功能,因此很難稱得上是保險產品。”

  在高溫險之前,賞月險、愛情險、熊孩子險、春節火車險……奇葩保險產品在互聯網上層出不窮,但都並未得到市場太多的關注。盡管如此,業內對此也並非完全都是吐槽。北京工商大學保險係主任王緒謹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高溫險也是一種創新,就像國外的“體形保險”一樣,體重超多少就賠償多少錢,也算是一種創新。

  點評:此前某兩家大型保險公司推出的霧霾險已被監管部門叫停,此番高溫險的推出也基本上被業內認為是基于互聯網營銷的一個噱頭,消費者大多是基于“賭博”和“娛樂”的心態去購買,一陣風吹過就涼了。

  2,搖手機搖出高收益萬能險

  但全程找不到風險提示

  晨報訊(記者 韓元佳)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微信朋友圈也成為了保險公司的重要戰場。近日,一款互聯網保險產品悄然登陸朋友圈,根據該產品的宣傳廣告,只需要搖動手機就可以獲得理財高收益。

  記者注意到,這款被稱為“搖錢術”的產品實則是陽光保險在微信上推出的一款萬能險產品。根據規則,用戶每15分鐘限搖3次,用戶可以選擇其中較高的收益率。記者隨機試驗了三次,畫面顯示的數字分別為5.56%、5.7%、6.42%,最高和最低相差近一個百分點。

  然而,用戶真的能收到高達6.42%的收益嗎?記者發現,該產品最低100元起購,最高可以購買1萬元,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相關信息,但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到任何產品細則和條款。此款產品保底收益率為2.5%、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而搖到的所謂6.42%的收益率其實只是“90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並且是將超出4.6%的部分核算成現金,合並計入保費投入到萬能賬戶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一目了然的高收益,想找到退保條款、贖回政策等關鍵信息則頗費周章。而保監會今年4月在《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經營互聯網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規定,通過互聯網宣傳和銷售分紅險、投連險和萬能險產品,須在產品銷售頁面顯著位置以不小于產品名稱字號的黑體字標注收益不確定性,不得片面或誇大宣傳過往業績。

  即便沒有最終購買該產品,也需要先輸入身份信息才能看到產品介紹,這也讓不少消費者擔心信息泄露。

  點評:保險產品在觸網增加娛樂性的同時,不應忘記風險提示這條紅線,靠打擦邊球的方式營銷,並不是長久之計。  (記者 孫春祥)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