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票、微信拜年、電商買年貨……馬年春節,傳統的年味又增添了科技色彩,也再次顯示出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給人們生活創造的福祉。
新的一年,互聯網產業會有哪些亮點,抓住哪些關鍵點才會“馬上成功”?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表示,互聯網正掀起新一輪的創新與變革浪潮,這一浪潮不僅會驅動互聯網技術、產品、組織管理、商業模式、市場的全面創新,還會繼續引發互聯網企業間以及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間的競爭,催生新型業態。
鄔賀銓認為,網絡寬帶化等七大因素是推動今年中國互聯網再次騰飛的基礎。
網絡加速寬帶化
“寬帶是國家提升綜合競爭力、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石。”鄔賀銓說。
2013年8月17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了“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部署未來8年寬帶發展目標及路徑,“寬帶戰略”已從部門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首次成為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的情況下,寬帶提速將是一個長期的係統工程,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實現寬帶產業鏈的整體提升。寬帶中國戰略將拉動投資,帶動產業鏈的發展。”鄔賀銓說。
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2013年12月中國的移動電話用戶數為12.33億,普及率為89.9%,預計2014年底普及率將達到100%,到2030年普及率將超過200%。
“2014年移動終端普及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強。而隨著人機接口技術的演進,移動互聯網的計算和感知需求增強,導致移動互聯網的M2M化。同時移動應用呈現碎片化、兩極化趨勢加強,移動應用商店逐步趨向飽和化,下一代互聯網更是加快了IPv6地址的個人化。”鄔賀銓說。
互聯網應用更趨社交化
如果從QQ開始算起,互聯網社交應用走過來基于PC、以文字照片為主的“博客社交”,基于手機、以文字為主的“微博社交”,目前正炙手可熱的是基于手機、以文字圖片視頻為表現形式的“微信社交”。鄔賀銓認為,未來將出現更加細致化的“音樂社交、搜索社交、網購社交、企業社交、分享社交”。
“互聯網應用如今已呈現社交化特徵。視頻業務趨向即時化,網絡電視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給視頻業務帶來了勃勃生機。線上與線下結合的電子商務O2O模式受到青睞。社交網絡的功能分類多樣化,以微信為代表的OTT業務將加劇電信業務的被OTT化。”鄔賀銓說。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OTT 是“Over The Top”的縮寫,是通信行業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匯,這個詞匯來源于籃球等體育運動,即“過頂傳球”,指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強調服務與物理網絡的無關性。我們熟悉的手機應用商店是典型的OTT業務。
互聯網走向智能化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網絡共享的內容和方式已經從傳統的以計算機為中心,向以用戶價值為中心的智能化網絡演進。
鄔賀銓認為,在PC時代,強調以計算機為中心的“網絡共享”;在網絡時代,強調以軟件為中心的“信息共享”;在雲計算時代,強調以服務為中心的“資源共享”;在物聯網時代,強調以應用為中心的“感知共享”;在大數據時代,強調以用戶價值為中心的“知識共享”。
“網絡的內容也逐步向由連接信息向連接智能發展。同時,數據資源成為企業競爭力,企業積累的用戶數據也從內部應用拓展到面向政府、社會和企業的數據挖掘應用。”鄔賀銓說。
傳統行業全面互聯網化
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加速互聯網轉型,金融業務與服務的互聯網化在2013年的大熱,互聯網正成為新興的融資和投資平臺,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余額寶、微信支付等成為全社會熱詞,互聯網金融正從根本上觸動銀行業改革。
“網絡經濟實體化和實體經濟網絡化相輔相成,電子商務已成為傳統巨頭必須直面、接受的一種銷售渠道業態。而制造業服務化也已成為引領制造業產業升級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鄔賀銓說。
互聯網創新更趨開放與係統
鄔賀銓認為,互聯網企業軟硬件一體化趨勢明顯,ICP戰略突出平臺化思維、努力構建生態係統,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思維更注重開放性和係統性,基于開源與眾包的開發方式,採取內生與外源創新並重的模式,構建開放的創新生態係統,給企業提供持久的競爭力。
互聯網創新與競爭加劇
鄔賀銓認為,互聯網行業跨界與融合加劇,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傳統行業企業進入互聯網領域爭奪用戶,互聯網企業也進入移動支付、虛擬運營等領域提供創新性服務,搜索、社交、電商和位置服務的結合將創新出更多新業態。
鄔賀銓稱2014年將進入“大智移雲”時代,以大數據、智慧城市(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為代表的信息化新浪潮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產業變革將繼續並引發更多的競爭,不僅來自互聯網企業間的競爭,更有來自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間的競爭。”鄔賀銓說,“創新仍然是互聯網行業的主旋律,不僅包括技術創新,而且包括商業模式創新、組織管理的創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