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奇虎360標注百度惡意網址案已作出二審判決,認定奇虎360標注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但由此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結果中的不良信息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近期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超過50%的網民曾經遭遇過權益被侵害的情況。搜索引擎、網絡購物和聊天工具是網民遭遇欺詐的熱點領域,更有數據顯示,醫藥購銷、家電維修、職業中介、機票買賣等欺詐信息有80%來自搜索引擎。
來自搜索引擎的欺詐信息如此之多,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欺詐釣魚網站通過競價排名方式購買關鍵詞,從而讓自己的網站被顯示在搜索結果的前列。網民如果不加以仔細甄別,直接點擊,就有可能“中招”。
那麼應該如何使用搜索引擎,以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呢?記者採訪了多位互聯網安全專家。他們表示,一方面,消費者要端正心態,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網絡購物中的商品或機票價格過于便宜,或者醫療藥品廣告將效果吹噓得神乎其神,就要格外警惕,避免上當受騙。同時盡量在專業網站上直接搜索商品信息,而不要通過搜索引擎進行。另一方面,一旦涉及到消費,盡可能地在多個搜索引擎上進行搜索,謹慎對比網址,減少誤入釣魚網站的可能。此外,網友還要盡可能地安裝安全軟件並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並打開實時防護功能。目前市場上主流廠商的互聯網安全軟件,都有基于雲端的惡意網址數據庫,可以對網友進行提示。此外,如果搜索引擎可以注冊會員,盡量保持會員登錄狀態進行搜索。這樣萬一遇到欺詐事件,還可以向搜索引擎官方進行投訴。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