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臺灣通訊傳播部門監看網絡 遭到網友批

2013-08-08 10:52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據臺灣媒體報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表示,將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6條規定,召集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本月底成立“網絡內容防護機構”。

  對于網絡上有網友反彈,指當局實施“白色恐怖”、“言論管制”,“NCC”內容事務處長黃金益指出,未來網絡內容防護機構主要仍以防止網絡色情、詐欺、暴力,保護兒童青少年使用網絡安全為主,與監看網絡言論思想無關。網友的“白色恐怖”說法與事實落差太大。

  先前“NCC”的“電信法”修正草案第九條,引發網友抗議“管制過當”,後來“行政院”將草案退回“NCC”,要求在匯流法令中重提管理方式。

  最近“NCC”宣布要成立網絡內容防護機構,又引發一波網友抗議,質疑當局又要箝制言論、制造白色恐怖,甚至宣稱“會引發革命”。

  黃金益說,各國和地區對網絡都採低度管制,過去“行政院”各部會共同成立“Win網絡單e窗口”,委托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處理網絡投訴,由公民團體和專家學者來判斷網絡訊息,將違法訊息轉到相關“部會”處理,就是避免外界認為當局要幹預網絡自由開放的精神。

  黃金益表示,網絡內容防護機構八月底成立,仍委托民間機構繼續監督網絡不當內容。Win網絡單e窗口將持續運作到今年底,逐步交接業務。

  黃金益說,近日接到近2000封信件,要求關閉網絡單e窗口、也不得成立網絡內容防護機構,但信件內容“一致”,“NCC”質疑有心人士在幕後策動,不排除是未得標防護機構委外業務的業者策動抗議。

  “NCC”強調,網絡單e窗口成立三年來,處理投訴五成以上是網絡色情,其次有兩成左右是網絡詐騙,還有明顯的網絡暴力犯罪等項目,都轉到相關事業單位處理。未來網絡內容防護機構也會以專家、學者組成團體,監督網絡內容,以避免兒少接觸不當網絡資訊和處理投訴為主,不可能監看一般民眾的網絡言論,也絕不限制網絡傳遞資訊的自由。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